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山西清吏司

山西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山西司。① 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山西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山西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等四科治事。兼掌在京镇南等五卫及宣府、山西、大同等镇俸饷之事。洪熙元年 (1425) 南京户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及笔帖式、经承若干人。分置民科、支科、金科、仓科、火房等机构办事。光绪三十二年 (1906)裁。② 明清刑部诸司之一。掌理山西省刑名之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山西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兼掌晋、代等五府,钦天监,在京旗手等八卫,沈阳中屯各卫,平定各千户所等处刑名之事。洪熙元年(1425)南京刑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及经承若干人。兼掌察哈尔右翼与迤北各城刑名之事。并兼收办军机处、詹事府、内务府及崇文门等处之文移。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猜你喜欢

  • 判祠部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掌祠祭画日休假令、受诸州僧尼道士女冠童行之籍,给剃度受戒文牒。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祠部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 总管畅春园事务大臣

    官名。清朝内务府所属畅春园之主管官。掌理畅春园及附近恩佑寺、恩慕寺、圣化寺、西花园、虎城等处事务。乾隆二十九年(1764)设,由皇帝特简,无员限。

  • 掌材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掌材下士佐官,员二人,正二命。

  • 左右骐骥使

    见“骐骥院使”。

  • 都司卫所的疆土管辖

    明代军事系统的都司(行都司)、卫、所,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地理区域,统辖不属于行政系统管辖的疆土。明代卫所的疆土管辖可分以下四个类型:一为沿边卫所,其辖境从东北到西北以至西南的边疆地区,约占明代

  • 屯官

    泛指掌管屯田事务的官署或官吏。《后汉书·孝顺帝纪·阳嘉三年》:“丙午,武都塞上屯羌及外羌攻破屯官,驱略人畜。”《新唐书·百官一·吏部·考工郎中》:“二十四耕耨以时,收获成课,为屯官之最。”

  • 寺卿

    参见“卿”。九寺大卿的简称,即汉代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等九寺大卿。

  • 左藏署丞

    官名。即左藏丞。

  • 部族详稳司

    官署名。辽于大小部族均置详稳司,称为某部族详稳司,属北面部族官,掌本部族兵马之事。大部族详稳司设官有某部族详稳、某部族都监、某部族将军、某部族小将军。小部族详稳司设有详稳。

  • 波水将军

    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窦融传》:“王邑荐融,拜为波水将军。”波水在长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