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玉下大夫磬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匈奴置。由单于子弟充任,统领部众,地位在左、右显禄王之下。
金朝太医阶官名。二十五阶之第四阶,秩正五品上。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太医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五品上,称保颐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官署名。明朝置。为内府掌更鼓之处。以有罪内官司其事。每夜五人,轮流于玄武门楼打更。例只一更一人上楼,不许携灯,风雨无阻。宫廷祗应机构。明置,凡有罪宦官,谪司其事。每夜五名,轮流上玄武门楼打更,自起更三
官名。北宋陪都应天府属官,或以京朝官签书推官之事,与判官同助理本府公事。
官署名。元朝置,掌太子供帐,隶詹事院、储政院。置令、丞各二员。
郡守尊称,即 “明府君”汉朝三国皆然。《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 李贤注:“郡守所居日府,府者尊高之称。”上下,朋友之间均可用。至唐朝,为县令俗称,明清为知县别称。1、汉朝对郡太
官名,凡指廪牺令、丞、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孝和帝纪》:“(十年)九月庚戌,复置廪牺官。”
官名。北齐太子器局长官,不入流。参见“太子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