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尚方丞

尚方丞

官名。① 尚方令副贰。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皆置,或分置中,左、右。汉秩三百石,魏、晋、南朝宋九品。隋、唐改置中、左、右尚丞。金朝复置,从七品。参见“尚方”、“尚方令”。② “尚方监”佐贰官,即少府丞。唐高宗时改少府监为内府监,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复改名尚方监,其官亦随监改名。参见“少府丞”。


官名,1、尚方令之副。秦汉皆置,属少府,为尚方令之副,佐令掌工徒制造御用刀剑及刻玉为器等。参看“尚方令”条。

2、尚方监之副。唐武则天改少府监为尚方监,丞为副长官。

猜你喜欢

  • 将作史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位在将作掾之下,佐掾掌土木工程和徒役事。后世无闻。

  • 王府田曹参军事、行参军

    官名。隋于诸王府置田曹行参军,唐武德中改为田曹参军事,置于亲王府,员额一人,秩正七品下,掌公廨、职田、弋猎。贞观中废。

  • 判仓部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仓部司”。

  • 佥通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通政院的佐官,见“通政院”。

  • 殿庭仪礼司左司丞

    官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1389)于殿庭仪礼司置左、右各二人,正九品,佐司正、司副掌司事。三十年改殿庭仪礼司为鸿胪寺,遂罢。

  • 郡王福晋

    见“福晋”。

  • 委员

    民国时期设置。(1)泛指委派人员,如“政府委员”。(2)各种委员会的成员。(3)某些机关的职员,如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于各省司法筹备处,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设于侨工局、税务处,

  • 太子閤帅

    官名。唐朝太子内坊局置六员,流外四品,掌东宫门户禁令,帅内阍人、内给使以供其事。

  • 同出身

    官制用语。进士科举人殿试进入一定等次(宋朝第四等、第五等或第三、四、五等),赐同出身,下出身一等。有同三传出身、同进士出身、同学究出身等名目。诸科举人及太学上舍生考试合格,可赐本科及上舍同出身。科举同

  • 右小武伯

    “右小武伯下大夫”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