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院
即“审计司”。
官署名。1、宋太宗淳化三年置,掌审查有关案牍,稽核出纳给受名数等。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四·审计院》。
2、民国初年置,直属大总统,依《审计法》审核监督政府所属各机关的会计。国民政府因之,直属国民政府。民国二十年改为审计部,属监察院。
即“审计司”。
官署名。1、宋太宗淳化三年置,掌审查有关案牍,稽核出纳给受名数等。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四·审计院》。
2、民国初年置,直属大总统,依《审计法》审核监督政府所属各机关的会计。国民政府因之,直属国民政府。民国二十年改为审计部,属监察院。
官名。见“通直”。
官名。西魏、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中大夫掌次上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南朝宋置,值西省,又掌诏命。见《宋书·百官下·中书令》。
官名。即“右街大功德使”。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司静江路(今广西桂林),监治静江、南宁、梧州、浔州、柳州等路,简称广西按察司。设使、副使等,隶江南行台。二十年,改为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司。参
学官名。东汉时郡国学校置,《隶释》一四《蜀学师宋恩等题名碑》有文学师四人,位次文学掾,掌教授经学。
官名。宋朝改内酒坊副使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废。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废尚书省诸司员外郎增置曹郎后,改主客郎置,为礼部司蕃司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 改置主客郎中。官名。见“主客郎”。
官署名。洪武八年 (1375) 置,设令、丞。九年定制,令一人,正六品,丞二人,从六品。后改令正七品,丞正八品。参掌给授诰敕之事。十八年罢。
道官名。元置,见“县威仪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