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行联合办事总处

四行联合办事总处

国家最高金融经济机构。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时,国民党政府为适应特殊环境的需要,进一步垄断全国的金融事业,在上海设立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处,并在各地设立分处。次年迁总行于重庆。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十月国民党政府公布的《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改组四行联合办事总处,总处设理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蒋介石自任理事会主席,中央银行总裁为副主席,中国、交通、农民三银行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财政、经济、粮食、交通等部的部长为理事,统筹决定金融政策分别实施。理事会下设战时金融与战时经济两个委员会。战时金融委员会内部设置发行、贴放、汇兑、特种储蓄、农业金融、收兑金银六处;战时经济委员会内部设置特种投资、物价、平市三处。同时改组各地联合贴放委员会为四联分支处。四联总处在完成金融垄断的步骤后,于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撤销。

猜你喜欢

  • 漕台

    清朝漕运总督俗称。官名。漕台是漕运总督的别称,掌管漕粮取齐、上缴和监押运输等。明朝初期设京畿都运司漕运使,后来又设漕运总兵;代宗景泰以后,定名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清朝称漕运总

  • 小蕃部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蕃部中大夫属官,佐蕃部中大夫、小蕃部下大夫掌诸侯朝觐的礼仪。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大夫为长官,遂成为蕃部次官。宣帝即位,复

  • 文选司郎中

    官名。即“文选清吏司郎中”。

  • 理刑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理刑司郎中。清朝理藩院理刑清吏司主官,掌司事。初设满洲、蒙古各一人; 后改设蒙古二人。

  • 守令

    1、官名合称,指郡守及县令。郡守掌治其郡,县令掌治其县。《汉书·陈胜传》:“攻陈,陈守令皆不在。”注:“师古曰:守,郡守也。令,县令也。”《后汉书·窦融列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又《后汉书·卢芳

  • 牧厂骁骑校

    官名。见“牧厂统辖总管”。

  • 段匹库都监

    官名。金宣徽院所属有段匹库,以都监、同监为正副主官,下设本把十二人。

  • 信部郎中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信部属官,位卿之下。

  • 北宰相

    即“北府宰相”。

  • 均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司市下大夫均工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