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尚署丞
官名。即“右尚丞”。
官名。即“右尚丞”。
官名。宋朝选朝官及诸司使以上官任兵马钤辖,领一州、一路或数路兵马之事,其官高资深者则为都钤辖。金朝于京兆、咸平府置,掌巡捕盗贼。
武臣的差遣职务。五代时后唐与后周设置,掌京城内外治安事务。参见“巡检司”。
官名。明清置,详见“工部侍郎”。
官名,王莽置。《汉书·王莽传》:“辰星司谋,北岳国将典致时寒,玄炜和平,考星以漏。”
官名。见“民部中大夫”。
任官制度。 明成化时 (1465—1487) 始定,即以大内特批授官,所授官称传奉官。文武僧道由此得官者达数千。
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诸帐官中的大国舅司,掌国舅拔里少父帐兵马之事。
官名。唐置,为节度、观察使的属官,备差遣,无具体职掌。
官名。三国魏置,七品。官名,三国魏置,七品,掌灵芝园。
学校名。商代创设,以习乐为主。因为商代建立起一套神权政治体系,特别重视神道设教的方法,“乐”成为助祭媚神的重要工具。瞽宗取“瞽以诵诗,诗以入乐”之义,就是祀神乐祖之处,也是贵族子弟习乐的学校。至周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