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司郎中

右司郎中

官名。唐太宗贞观二年 (628)置,员一人,从五品上,为尚书右丞副贰,协掌尚书都省事务,监管兵、刑、工部诸司政务,举稽违、署符目、知直宿,位在诸司郎中上; 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名右承务,咸亨元年 (670) 复。北宋初为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置一员,正六品,领兵、刑、工部、案钞房事。辽朝沿置。金朝尚书省右司置一员,正五品,掌本司奏事,总察兵、刑、工三部受事付事,兼带修注官。元朝中书省右司置二员,正五品,掌兵房五科、刑房六科、工房六科事。元末朱元璋中书省置为属官,正五品,明洪武十三年 (1380) 罢。


官名。元置,属中书省,正五品,掌兵房、刑房、工房。兵房五科:边关、站赤、铺马、屯田、牧地;刑房六科:法令、弭盗、功赏、禁治、枉勘、斗讼;工房六科:横造军器、常课段匹、岁赐、营造、应办、河道。佐官有员外郎,都事等,见《元史·百官一·中书省·右司》。

猜你喜欢

  • 爪牙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八班,与武臣将军等同班,代旧前、后、左、右四将军。普通六年(525)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八班。南朝陈拟第四品,比秩中二千石。如加为爪牙大

  • 放榜

    科举考试后,公布录取名单称为放榜。《唐摭言》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引杜牧诗: “东都放榜未花开, 三十三人走马回。”又《南部新书》说:“唐大中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二、三人姓氏稀僻者,谓之色目。”

  • 左勋卫

    ①北周宿卫官。《隋故仪同三司王府君墓志铭》:“公授左勋卫,俄迁帅都督。”②隋朝左、右卫所统领内府府兵之组织,置开府府 (骠骑府),领军坊、乡团,掌宿卫宫禁。东宫武官名。北周建德初置,属左司卫,掌东宫护

  • 柱天大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末更始政权置,时有柱天大将军李通,见《后汉书·刘玄传》。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尤、茂弃军走,

  • 赐品服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明代有此制,《明史》卷一七一记天顺年间霍瑄为工部左侍郎,“赐二品服”。

  • 兼领

    官制用语。汉制:除任本职之外,又任他官,称“兼”,或“兼任”。职位高的官兼任职位低的官称“领”。参看《琅琊代醉编·兼领》。

  • 挂衔推官

    官名。清初各府之佐贰官,与推官共掌刑名之事。顺治三年 (1646) 裁。

  • 城大

    参见“城郎”。

  • 十五道监察御史

    清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之统称。清制,监察御史分隶京畿、江西、浙江、福建、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五道,故名。设置、职掌分见各道监察御史。清朝都察院设十五道监察御

  • 县马

    县主之夫的称谓。见“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