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南京国子监

南京国子监

官署名。明朝永乐元年(1403)于北京置国子监,原置于南京之国子监仍存。十八年定都北京,凡在南京的加“南京”字,称南京国子监。设祭酒一人,司业一人,监丞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三人,助教六人,学正五人,学录二人,典籍一人,掌馔一人,品秩俱与北京国子监同,嘉靖二十七年(1548)革助教二人及掌馔,隆庆四年(1570)革博士一人,学正一人。


官署名。明初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改建于鸡鸣山下,既而改学为监,设祭酒、司业等官,分六堂以教诸生。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始设北京园子监,十八年(公元1420年)迁都,乃以京师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因而明代太学生遂有南监与北监之分。

猜你喜欢

  • 地价处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地政署。以地价申报方法先整理后方城市土地,然后依照整理结果,征收地价税及土地增值税。设处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分理处务。

  • 都虞候

    官名。①唐朝中后期诸节度使置,掌整肃军纪,《全唐文》卷四一三常衮《授张自勉开府仪同三司制》: 都虞候“职在刺奸,威属整旅,齐军令之进退,明师律之否藏”。其职颇重,有继任藩帅者。元帅、都统出征,置中军都

  • 防守尉

    官名。清朝驻防八旗中的专城将领。设于直隶及盛京地方的一些城镇、关口。额定十八人,正四品,俱满缺。辖兵五十名至数百名不等,总掌本城镇旗籍和防守事务。下设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官。分别由驻防将军、都统、副都

  • 左布政使

    参见“布政使”。

  • 侍官

    ①东晋、南朝对侍中、散骑常侍等近侍之官的统称。②北魏官名。《魏书·官氏志》: 道武帝天赐四年(407),“增置侍官,侍直左右,出内诏命,取八国良家,代郡、上谷、广宁、雁门四郡民中年长有器望者充之。”初

  • 爱惜喇库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员外郎”。

  • 州记室书佐

    州门下吏名。东汉时公府置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晋书·职官志》记晋代于司州置记室书佐,而南朝《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阴》有记室一人,书佐一人,是各为一职。

  • 车曹掾属

    官名。见“公府车曹”。

  • 梯里已

    官名。辽置,即惕隐。见“大惕隐司”。

  • 亲王祗应司

    亲王祗应机构。辽置,见“著帐郎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