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光禄四行

光禄四行

汉朝选举科目,即光禄勋举有敦厚、质朴、逊让、有德等四种品行的人为官。


汉代光禄勋察举官吏的四种科目。《汉书·元帝纪》说:“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二月,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颜师古注:“始令丞相、御史举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见在郎及从官,又令光禄每岁依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贤否也。”其后此四科察举遂以为常,有时单举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全由诏令规定:如《汉书·成帝纪》记“孝成帝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日有蚀之,遣光禄大夫,行举濒河之郡,举惇厚有行能直言之士。……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正月,日有蚀之,临遣太中大夫循行天下,存问耆老,民所疾苦,与部刺史举惇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又《汉书·范滂传》注引《汉官仪》说:“光禄举敦厚、质朴、逊让、节俭,此为四行也。”可见四科又称四行。自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诏令以四科科第郎官以来,以四行察举官吏已成常制。

猜你喜欢

  • 司川

    官署名。即工部水部司,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改水部。

  • 行路御史

    见“近侍局”。

  • 虎贲帅

    官名。北魏置。为虎贲军下级军官。《魏书·尉拨传》: “(尉拨) 从讨和龙,迁虎贲帅,转千人军将。”

  • 驾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驾部司长官,员一人,掌御用、军用马匹及骆驼、羊的饲养事务。下设小驾部下大夫,小驾部上士以佐其职,领左厩上士、右厩上士、典牝上士、典牡中士、典驼中士、典羊

  • 福建都督府

    辛亥革命时福建起义武装的军政机关。根据起义后制定的福建《都督府大纲》的规定,都督府以都督为首长,都督府置政务院、参谋部、司令部,属官有参议官、秘书官、参事官等。政务院由临时总长一人、副长二人和各部部长

  • 小秀才

    官名。明洪武 (1368—1398) 中置。年青举人、贡生等入国子学读书后,赴各衙门见习,取其中尤英敏者入文华、武英堂说书。

  • 覃官

    指推恩加官。元代常有覃官之举, 如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曾诏内外官四品以下普覃散官一等。三年(公元1310年)蒙古儒学教授,一体普覃, 四年(公元1311年)诏在任官员,普覃散官一等。

  • 总制院

    即“释教总制院”。

  • 管理户部三库大臣

    官名。清朝户部三库总管。雍正元年(1723)设,满、汉各二人,由王公大臣中简派,三年一更代。掌管三库之行政、慎守藏、严出纳,月报岁汇,依期奏销。光绪二十八年(1902)裁。

  • 征南大将军

    官名。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后26 ),以廷尉岑彭为之,率八将军讨邓奉于堵乡。魏、晋、南北朝时,为将军名号,多授予统兵出镇在外、都督数州诸军事者。在武职中地位很高,在四征将军之上,历代皆不常置。三国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