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任期

任期

任官的期限。汉制,官员始任称为“”,满一年为“”。即真以后,其任期并无规定。两汉时因久任而取得政绩者,颇有其人。三国时战乱濒仍,任用方面无规律可循。至晋者莅人之官在法令上限制为六年,但实际上亦迁转不定。宋文帝元嘉中限年三十而仕,郡县六年而代,刺史或至十余年。孝建中,改以三年为满任。齐梁陈承宋制,以三年为小满,至期或升迁或解任。北魏至孝文帝太和中, 定太守、内史、相、县令任期均为六年,任满则迁转更代,间亦有因政和民悦而增秩延限者。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定刺史、县令三年一任,佐官四年一任。至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十一月改州县佐吏为三年一代,不得重任。次年又改为文武官四年为期。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规定自六品以下四年一代, 若无代者则五年而罢。广德以后又改为三年一任,无代者则四年而罢。五代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规定州县官以三十个月为考限, 刺史以二十五月为限,以到任日为始。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规定诸道幕职州县官均以三周年为考限,闰月不在其内。宋于仁宗时规定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元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定随朝官以三十月为任满,外官以三周年为任满,钱谷官以得代为任满,吏员以九十个月出职。明清时州县官任期均为三年。

猜你喜欢

  • 行主

    官名。西夏军职,在副统之下,步马将佐之上。

  • 掌醢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醢人置,北周沿置。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属官,员一人,下设掌醢下士以佐之。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醢人”。

  • 官告(诰)

    授官的文凭,即告身。《旧唐书·宪宗纪下》:“启初拜桂管,启吏赂吏部主者,私得官告以授启。”唐杜荀鹤《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孝经》始向堂前徹,官诰当从幕下迎。”

  • 判府

    见“判州”。

  • 守闾者

    官名。掌闾门开闭的小吏。《墨子·公输》:“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孙诒让注: “《管子·立传》云: 置闾有司以时开闭。《周礼·乡大夫》云: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以待政令。时

  • 惕隐

    官名。辽朝北面官。又称“梯里己”。① 大惕隐司长官,太祖二年(908),“始置惕隐,典族属,以皇弟撒刺为之”。(《辽史·太祖纪下》)②各部族典族属之官。太宗会同元年(938),改五院、六院二部惕隐为司

  • 北地将军

    将军名号,西汉置。《汉书·匈奴传》:“宁侯魏遬为北地将军。”北地为郡名。将军名,西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北地郡名。《汉书·匈奴传》:“宁侯魏遫为北地将军。”

  • 管领上都等处诸色人匠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翊正司,掌皇后属户二千五百,设于成宗元贞元年(1295)。置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 医工

    流外官名。唐太医署所属有医工一百人,流外三品,掌治疗疾病。

  • 挖铜伯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掌理挖铜之事。喀喇沙尔、库尔勒及所属布尔古各设一人,秩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