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乡议事会

乡议事会

乡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其中规定,乡指人口不满五万的村庄屯集地方,与城镇同为乡以下的行政区划。北洋政府沿置,其区域各以原来的境界为准。自治事权主要为办理本地方的教育、卫生、道路、工程、农业、商务、慈善及公共营业。议事会为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由选民直接选出的议员组成,其员额,人口不满二千五百人的六人,四万以上的十八人,任期一般为两年,大多数规定每年改选半数;首届由抽签决定分批,第一批改选的半数,其任期实际上只为一年。议事会设议长、副议长各一人,由议员互选。议事会的议决事项如下:一、本地方自治范围内应兴应革事项;二、自治规约;三、自治经费;四、预算、决算;五、选举争执;六、自治职员的惩戒。乡与城、镇的自治组织以县知事为监督。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袁世凯下令停办各级地方自治后,乡与城、镇议事会一起废止。

猜你喜欢

  • 志士

    宋朝士名。徽宗政和八年 (1118)置,以赐在学选人,从九品。

  • 昭文馆直学士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所掌不详。杨晦曾任此官。见《辽史·能吏传》。

  • 通路将军

    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后汉书·邓寇列传》:“中郎将来歙承制拜峻通路将军,封关内侯。”

  • 河北东西大名等路提刑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九提刑司之一。掌纠察黜陟、劝农采访、管领屯田及镇防诸军。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六月,置于河北河间府。设使、副使领司事,秩正三品、正四品。下设判官、知事等官。

  • 殿内省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长官监一员,次官少监一员,丞一员,掌侍奉皇帝生活起居事务,又有奉车都尉十二员,掌进御舆马; 统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六局。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为

  • 司文郎中

    官名。即著作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著作郎。官名。唐龙朔中改著作郎为司文郎中,咸亨中复旧。详见“著作局”。

  • 尚乘司库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尚乘局始置。唐朝殿中省尚乘局置一员,正九品下,掌六闲御马鞍辔乘具。

  • 小匠师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匠师司次官,员一人,亦称小匠师或匠师下大夫。佐匠师中大夫掌城郭宫室建筑之制及诸器物度量。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匠师司长官,

  • 拽刺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统领拽刺军。设详稳等职。

  • 舍利司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官,掌皇族之军政。置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职。官署名。辽置,属北面皇族帐官。掌皇族之军政、设官有舍利详稳、舍利都监、舍利将军、舍利小将军,领诸舍利、梅里以司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