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两京郊社令

两京郊社令

官名。唐朝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都 (洛阳)郊社署长官,隶太常寺,各置一员,从七品下,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祠祀、祈祷之礼。

猜你喜欢

  • 上计掾

    官名。东汉、三国、南朝宋、齐及十六国前燕等均置,为县(道)郡国派赴上级机关或京师呈递计簿的属吏。亦称上计掾史。官名,汉置,也简称计掾,掌从主计吏到京师汇报。详“上计吏”条。

  • 奉常寺正卿

    官名。见“奉常寺”。

  • 校籍令史

    官名。南齐置。参见“校籍郎”。

  • 中京都虞候司

    官署名。辽朝置。掌中京诸军戒严执法等事。

  • 司宪大夫

    官名。即御史中丞,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 (670)复名御史中丞。官名。唐置,见“宪台”

  • 大囿丞

    官名。 北齐司农寺大囿部长官, 属钩盾署。

  • 总知宿卫事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宿卫司官员,在总宿卫事下。

  • 御仗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左、右卫府,协助御仗正都督统率御仗五职、御仗等。从五品上。

  • 均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市下大夫属官,职掌不详,其下设有均工下士。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

  • 三长

    即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 从李冲之议设立。为地方基层行政官吏,邻长管五户,里长管五邻,党长统五里。负责核实户籍,以便征发赋役。多由当地豪门担任,最初复除征役,后役调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