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夷校尉

东夷校尉

官名。亦称护东夷校尉。三国魏置,掌鲜卑慕容部、段部、宇文部及高句丽事; 明帝景初二年(238)灭公孙渊后改护东夷校尉,后复。西晋沿置,驻平州 (今辽宁辽阳),四品。十六国前燕、北魏亦置。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 契丹酋长窟哥、奚帅可度并率所部内属,以契丹部为松漠都督府、奚部为饶乐都督府,于营州复东夷都护府兼统松漠、饶乐地,遂置此官。


官名,汉置,汉朝少数民族地区所置的军政长官,秩比二千石,掌护抚鲜卑,后并入护乌桓校尉。《后汉书·百官志五》:“护乌桓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乌桓胡。”注:“应劭《汉官》曰:拥节,长史一人,司马二人,皆六百石,并领鲜卑。《晋书》曰:汉置东夷校尉,以抚鲜卑。”

猜你喜欢

  • 司户佐

    县分职吏名。唐置,掌与州司户参军事同。其下设司户史以佐之。参见“司户参军事”。

  • 三王

    其说有二:1、指夏禹、商汤、周文王。2、指夏禹、商汤、周武王。《汉书·扬雄传下》:“五帝垂典,三王传礼。”

  • 布政榜

    官府文书名。北宋亲王、节度使不赴本镇者,其除授之后,学士院仍撰写榜文,由朝廷颁下,告谕本镇军民,称为布政榜。

  • 司刀盾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有司戈盾下士二人, 掌理戈盾等器。北周依《周礼》置司刀盾中士,正二命;司刀盾下士,正一命。属夏官府武藏中大夫。

  • 尚书右民郎

    参见“右民郎”。

  • 文宣王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封孔子的后代原褒圣侯为文宣公,并兼任曲阜县令。见《唐会要·褒崇先圣》。

  • 尸祝

    官名。主司巫术祝祷之官。《庄子·外篇·天运》: “尸祝齐戒以将之。”成玄英疏: “巫师也。”

  • 二守

    春秋前期齐国执政者国氏、高氏称为“国之二守”,位为上卿。至春秋后期,改设为右相、左相。

  • 都大发运使

    见“发运使”。

  • 绥北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四绥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拟四平将军; 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仍拟四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