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镇县
1917年改龙门镇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龙门镇(今黑龙江省德都县东北龙镇)。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32年移治北安镇(今黑龙江省北安市)。1938年改名北安县。
旧县名。原为龙门镇设治局,1917年升县并改名。治龙门镇(今黑龙江五大连池市东北龙镇)。1937年迁北安街(今黑龙江北安市驻地北安镇)。1939年更名北安县。1945年解放,复名龙镇县,仍驻龙门镇。1949年撤销,并入德都县。1996年德都县撤销,并入五大连池市。
1917年改龙门镇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龙门镇(今黑龙江省德都县东北龙镇)。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32年移治北安镇(今黑龙江省北安市)。1938年改名北安县。
旧县名。原为龙门镇设治局,1917年升县并改名。治龙门镇(今黑龙江五大连池市东北龙镇)。1937年迁北安街(今黑龙江北安市驻地北安镇)。1939年更名北安县。1945年解放,复名龙镇县,仍驻龙门镇。1949年撤销,并入德都县。1996年德都县撤销,并入五大连池市。
一名南涧。在今江苏南京市南,下流合于秦淮河。《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柳元景讨太子劭,劭兵败,“士卒争赴死马涧,涧为之溢”。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年)萧劭为柳元
隋大业元年 (605) 置,为农州治。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蒲江合流处。三年(607) 为海阴郡治。后废。古县名。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今越南承天-顺化省广田县东。属海阴郡。后废。
①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南大场镇。《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月浦镇”条下:“又县东南四十里曰大场镇。宋尝置盐场于此,因名。”②在今广东汕头市西大场村。《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澄海县:大场镇“在县西
①南朝梁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周属漳川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昭丘县。②隋开皇十三年(593)改柔刚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元和志》卷33安居县:“因水为名。”大业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北。《清一统志·茂明安》: 拜星图泉 “在旗南十五里。源出哈拉海图山,西南流会昆都伦河”。
在今贵州都匀市北一里。《方舆纪要》 卷121都匀府: 胡公堰 “明初指挥胡纲所筑。城西之田,赖以灌溉”。
北宋开宝九年(976)降申州置,治所在义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罗山二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信阳军。北宋开宝九年(976年)降申州置,治义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
即今甘肃宕昌县北理川河,为岷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荔川河在 “卫东南九十里,旧有荔川砦,以此为名”。
唐置,属抚水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元废。古县名。唐、宋羁縻县。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南。属羁縻环州。宋属羁縻宜州。元废。
①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清废。②在今贵州毕节市西三十里。《清一统志·大定府》:老鸦关“道出威宁。有戍兵守御。旧有鸦关巡检司,今裁”。③在今陕西清涧县东。《清一统志·绥德州》:老鸦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