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难城
在今陕西乾县西北齐南村。《寰宇记》卷31乾州永寿县:齐难故城“齐难即姚兴将名也,屯兵筑垒,在今永寿县西,其南、西、北三面,一如南豳之险”。
在今陕西乾县西北齐南村。《寰宇记》卷31乾州永寿县:齐难故城“齐难即姚兴将名也,屯兵筑垒,在今永寿县西,其南、西、北三面,一如南豳之险”。
北宋建中靖国初改永泰尉司置,属梓州。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永泰乡。《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永泰县“建中靖国初以犯哲宗陵名改安泰”。南宋绍兴初改为永泰县。北宋建中靖国初以永泰尉司改置,治今四川省
即杨树园镇。今江苏无锡市西三十里杨市镇。
亦作塔木鲁卫。明永乐四年 (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辖境相当今辽宁开原市东小清河至达奇木鲁山地区。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确址不详。辖境约今辽宁省开原市东,小清
即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北双岛湾镇。明《辽东志》卷1:南双岛在“(金州卫)城西南一百里”。北双岛在“城西南九十里”。《明史·庄烈帝纪》:崇祯二年(1629)六月,“袁崇焕杀毛文龙于双岛”。即此。在今辽
一名文旗山。在今福建政和县北。明嘉靖《建宁府志》 卷3 《山川》 政和县: 黄熊山 “在县治之北,县主山也。相传山尝有黄熊见,故名。堪舆家谓此山形如展旗,而无剑戟森布,非武也,特文人之旗耳,故又名曰文
唐贞元十九年(803)置,即今福建同安县。五代王闽永隆元年(后晋天福四年,939)升县,并改名同安。唐贞元十九年(803年)置,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五代闽永隆元年(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县,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寰宇记》 卷148奉节县引 《荆州图副》: “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一百步,南北广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以木为桶,昔常取盐,即时沙壅,冬出夏没。” 《清一统志·夔州
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镜镇。《清一统志·罗定州》: 罗镜所 “在州西南七十里。明万历中,自西宁县移函口千户所于此,亦曰新函口所。城周三百六十余丈,今废,设汛兵防守。乾隆五年设州判驻此”。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舆地纪胜》 卷 11 庆元府: 梅岑山 “在昌国县。四面环海,高丽、日本、新罗、渤海诸国,皆由此取道,守候风信”。《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补陀落迦山
春秋时戎州己氏邑。在今山东曹县东南五十里楚天集。《左传》:哀公十七年(前478), 卫侯“入于戎州己氏”。杜注:“己氏,戎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