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兔洞长官司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酉阳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后废。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酉阳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后废。
唐渤海国置,为集州治。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金属贵德州。元废。明洪武初复置,寻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为集州治。金属贵德州。元废。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梅窖镇。《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兴国县 “衣锦寨” 条下: 梅窖隘 “在县东。亦曰梅窖关。路通宁都、雩都二县。正德中,闽粤流寇犯县,由此突入,最为要害”。又称梅窖关。在今江西省兴国县东
元皇庆元年 (1312) 改安西路置,为陕西行省治。治所在咸宁、长安二县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永寿、周至以东,铜川、韩城以南,镇安、山阳以北地。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西安府。元皇庆
即今河南郾城县北二十六里商桥镇。《续资治通鉴》:南宋绍兴十年(1140)七月,金都元帅宗弼,“以师十二万次临颍。甲寅,岳飞遣统制杨再兴、王兰、高林以三百骑击之于小商桥,杀二千余人,再兴、兰、林俱战死”
亦名陕津、大阳津。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春秋时,在茅戎境内,故名。《左传》: 文公三年 (前624),“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又称
在今广西灵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7灵川县: 金瓶山 “在县西十五里。其西峰连环崒嵂,状类金瓶”。
又名西陵、孙陵。俗名松陵冈。三国吴大帝孙权陵墓。又称吴大帝陵。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之阳梅花山上。《寰宇记》 卷90上元县: 吴大帝陵 “在县东北蒋山南八里。按 《丹阳记》: 蒋陵因山为名”。《晋书· 苏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元丰九域志》卷9广州: 东莞县有 “靖康” 盐场。《清一统志·广州府》 引 《东莞县志》 谓 “靖康场在县西南六十里”。
即贡噶宗。在今西藏贡嘎县西。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贡噶尔”。
即赛音诺颜部中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塔里亚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