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踪桥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董璋克汉州,孟知祥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镇北,甲申迟明,廷隐陈于鸡踪桥”。即此。《方舆纪要》卷67新都县:鸡踪桥“在县北三十五里。《旧志》云:弥牟镇北有鸡踪桥。……今湮”。
在今四川省新都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年),孟知祥以董璋克汉州,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鸡踪桥,义胜定元都知兵马使张公铎陈于其后”,即此。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董璋克汉州,孟知祥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镇北,甲申迟明,廷隐陈于鸡踪桥”。即此。《方舆纪要》卷67新都县:鸡踪桥“在县北三十五里。《旧志》云:弥牟镇北有鸡踪桥。……今湮”。
在今四川省新都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年),孟知祥以董璋克汉州,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鸡踪桥,义胜定元都知兵马使张公铎陈于其后”,即此。
即月狐山。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八里。《清一统志·曲靖府》:月狐山“一名凤梧山。明天启四年,安效良败于磨盘山,贼间道走寻甸,官兵追及,战于凤梧山下,贼从山顶分两路遁去”。
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八尺江北岸。明置巡司于此。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八尺之北,大江之西,巡司名八尺,驿又名黄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邕江南岸。以近八尺江得名。地势险要,明洪武
在今湖北武昌县东南及鄂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江夏县 “鲁湖” 条下: “府东六十里有梁子湖,亦曰东湖。湖东北距武昌县百二十里,为分界处。周百十里。春深冬涸,东西相距二里许。”在湖北省长江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复兴乡。民国《全椒县志》 卷1: 复兴集街 “距城六十里,街长一里俱市肆”。
在今广东珠海市 (香州镇)。《元丰九域志》 卷9: 新会县有 “金斗” 盐场。《方舆纪要》 卷101香山县: 金斗场 “在县南百五十里。地名濠潭,即宋金斗盐场也。今废”。
即今山西怀仁县西北鹅毛口镇。1945年日伪曾修筑同蒲铁路支线至此。
即今河北肃宁县东南二十四里梁家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肃宁县图: 东南有梁家村。
即今山西朔州东南贾庄乡。《清一统志 ·朔平府》 “东邵庄堡” 条下: 贾家庄堡 “在州东”。
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宣汉县(今四川宣汉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地。三年 (620) 移治新安废镇 (今宣汉县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三十里辛寨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临朐县东南有辛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