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朴墟
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江北岸驮柏村。为省南大道所经。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自驮朴取道至太平西南行一里,有石垣东起江岸,西属于山,是为左州,崇善分界。”
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江北岸驮柏村。为省南大道所经。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自驮朴取道至太平西南行一里,有石垣东起江岸,西属于山,是为左州,崇善分界。”
即今福建长泰县北林口。《方舆纪要》 卷99长泰县: 林口隘在 “县北五十里。又县西北有鸬鹚、 下翁等隘; 县东北有上宁、 磨、 白桐等隘; 县东南为朝天岭隘,俱有民兵戍守”。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置,治所在邈川城 (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平安、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北及甘肃永靖县黄河以东地。宣和元年 (1119) 改为乐州。北宋元符
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
明置,属固原州。在今宁夏海原县西北盐池乡东南老城。《方舆纪要》固原州:干盐池堡“在西安所西北,接靖远卫界,为州境设险处”。清以后废。
即今湖北麻城市东六十四里木子店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三年(1864)九月,成保夜袭捻军于“木子店”。
又名丹阳洲。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西融江中。《方舆纪要》卷109怀远县“武牢山”条:“《志》云:今县治(今丹洲镇),即故丹阳镇,有丹阳洲。”民国《三江县志》卷1:丹洲“在县南。与融邑接界处,
西藏古代族部名。地在今西藏机曲(拉萨河)流域拉萨地区。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载:在机若地区,首领为机的首领,名叫芒波。机若在隋、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后被吐蕃兼并。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
唐乾符二年(875)置,治所在马湖镇(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后废。唐乾符二年(875年)置,治马湖镇(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后废。
明、清时四大工商业城镇的合称,即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朱仙镇)、汉口镇(今湖北武汉市汉口)、景德镇(今江西景德镇市)、佛山镇(今广东佛山市)。明、清四个工商业城镇的合称,即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