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韶州

韶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东衡州置,治所在曲江县 (今广东韶关市南十里武水之西)。《元和志》卷34韶州: “取州北韶石为名。” 开皇十一年 (591)废。唐贞观元年 (627) 复改东衡州置,治所在曲江县 (在今广东韶关市西一里武水之西)。天宝元年(742) 改为始兴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韶州。辖境相当今广东乳源、曲江、翁源以北地区。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为韶州路。

②金末升渑池县置,属金昌府。治所即今河南渑池县。元至元八年 (1271),复降为渑池县。


(1)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衡州置。以州北韶石得名。治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市南武水之西)。十一年废。唐贞观元年(627年)复置,仍治曲江县。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韶关、乐昌、仁化、南雄、翁源、始兴、乳源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韶州。五代南汉分南雄、始兴地置雄州,辖境缩小。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韶州路。(2)金末置,治渑池县(今河南渑池县)。元至元八年(1271年)废。


猜你喜欢

  • 黄鹿谷

    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寰宇记》 卷133褒城县: “黄鹿谷在县东二十里。以山多鹿,故土人名之为黄鹿山。” 《舆地纪胜》 卷183兴元府: 黄鹿谷“一名玉堂谷。在南郑县 (北) 三十里”。

  • 平茶所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清废。

  • 香茗山

    一名茗山。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南三十八里。《舆地纪胜》 卷46安庆府: 茗山 “在太湖县南五十里。莲花峰东北有梅福炼丹处”。《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新寨山” 条下: “又县南三十里曰香茗山,上产硃砂

  • 支磨原

    在今甘肃华亭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年(775)胡三省注:“考异曰:《汾阳家传》:‘九月,吐蕃略潘原西而还。八日,至小石门白草川。十八日,下朝那川。二十三日,至里城营、支磨原,入华亭。’”

  • 莲荷山

    在今江西波阳县西。《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 “马迹山” 条下: “府西有莲荷山,在彭蠡湖中,望之如荷叶浮水上。”

  • 吾者野人

    亦作兀者、斡者、斡拙。元代时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中下游一带少数民族的称谓。沿江者以捕鱼为业, 山林者以狩猎为生。在哈州(今俄罗斯阿纽依河入黑龙江处)设吾者野人乞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明代

  • 茨岩塘

    即今湖南龙山县东南四十五里茨岩塘镇。清设塘汛。光绪 《湖南通志》 卷30龙山县: 茨岩塘“南达永顺,北通川峡”。

  • 荥泽县

    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武县置,属郑州。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五里。大业初属荥阳郡。唐属郑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省入管城县。元祐元年 (1086) 复置。元属汴梁路。明洪武八年

  • 下埔墟

    即今广东汕头市东北下蓬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澄海县西南有下浦。

  • 兰溪市

    ①即今湖南益阳市东兰溪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竹头市”条下:“又兰溪市,在(益阳)县南(按,应为东)二十里。”②1949年解放后由兰溪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兰溪市。1950年撤销,并入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