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溪

青溪

①亦作清溪。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即三国吴赤乌四年 (241) 在建业城东南所凿之东渠。发源于今南京市钟山西南,北通玄武湖,以泄湖水,屈曲穿过今南京市区,南入秦淮河,长十余里,为六朝京都漕运要道。因逶迤九曲,后世又称九曲青溪。《晋书·卞壶传》: 东晋咸和元年 (326),卞壶等与苏峻战于西陵,为峻所破; 后苏峻 “进攻青溪”,因风纵火,卞壶战死于此。五代吴以后逐渐湮废,今仅存入秦淮河的一段。

②北宋时圣公方腊之都。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宋史· 徽宗纪》 载: 宣和二年(1120),方腊在青溪县以诛朱勔为名,聚众揭竿起义,自称 “圣公”,建元永乐,定都青溪。三年四月,兵败被俘。不久在京师被杀。

③一名清溪。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水经·沮水注》: “沮水南径临沮县西,青溪水注之。水出县西青山,山之东有滥泉,即青溪之源也。……其水导源东流,以源出青山,故以清溪为名。……青溪又东流入于沮水。” 《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清溪 “在县西南六十里,流径县南,东合沮水”。


古水名。发源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西南,屈曲穿过今南京市区东部流入秦淮河,长十余里。因曲折最多,后世亦称为九曲青溪。三国吴赤乌四年(241年)在自然河流基础上加以整治,因位于建业城东,又名东渠。六朝时为京师防守要地,溪上置栅。五代吴以后逐渐堙废,今仅存入秦淮河的一段。


猜你喜欢

  • 重阳县

    ①西魏置,为南襄阳郡治。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北周改名思安县。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重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贞观元年 (627) 移县治于废重州城,属迁州。八年 (634) 废。古县名。西

  • 五马山

    ①在今河北赞皇县东。《方舆纪要》卷14赞皇县:五马山在“县东十里,上有五石马,因名。岩隙出泉,甚甘美,名曰白马泉。后魏孝昌末,赵郡豪李显甫,聚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方五、六十里居之,即五马诸山矣”。②

  • 扬都

    东晋南朝都城建康为扬州治,称为扬都。东晋庾阐著《扬都赋》。《宋书·夷蛮传》 西南夷诃罗陁国元嘉七年(430)表文有“大宋扬都圣王”。东晋南朝都城建康为扬州治,称为扬都。东晋庾阐(仲初)著有《扬都赋》。

  • 福山镇

    ①五代周置,属常熟县。即今江苏常熟市北福山镇。明初置巡司于此。嘉靖三十四年 (1555)以倭乱筑堡城,置把总防守。清乾隆十九年 (1754)移海防同知驻此。②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九里福山镇。民国《续

  • 西连镇

    在今河北景县东北。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与清军僧格林沁部激战于此。(1)古镇名。在今河北省东光县南。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与清军僧格林沁部激战于此。(2)今镇名。在广东省徐闻县西部沿海。面积46平方千米。

  • 夏园村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鹿步。旧属番禺县,后在此设鹿步砦。明、清于此设鹿步巡司。清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 番禺县东南有夏园。

  • 许昌市

    1947年革命根据地析许昌县城区置,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在河南省中部。面积 4949 平方千米(市辖区88平方千米)。人口445.8万(市辖区38.5万)。辖魏都区和许昌、鄢陵、襄城3县,代管禹州、长

  • 凤岭山

    在今江西高安县西。《舆地纪胜》卷27瑞州:凤岭山,“《方舆记》云,在上高县西七(十)里。唐靖州应刺史率邑人归附,百姓康宁,数年之中凤凰见山”。《清一统志·瑞州府》:凤岭山“在高安县西七十里。岭势峻拔,

  • 彘县

    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元和志》 卷12霍邑县: 彘县 “因彘水为名”。东汉顺帝时改为永安县。本周彘邑。西汉置县,治今山西省霍州市。属河东郡。以境内有彘水,故名。东汉阳嘉三年(134年

  • 寒泉山

    在今陕西洋县北一百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90洋州: 寒泉山,“ 《汉中记》 云,秦唐公昉师事仙人李八百,公昉中渴,八百以杖指崖出涌泉,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