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坪
①亦作青冈关。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三十里。《明史·朱燮元传》: 天启三年 (1623),讨奢崇明乱,“复追败之横山,入青冈坪,抵城下,拔之,擒叛将周邦太,降贼二万”。即此。
②在今陕西华县西南七十五里秦岭之南。《清一统志· 同州府二》: 青冈坪,“ 《州志》,青冈坪括地千亩,为州之要隘。其西南百里可达峣关,东南可通武关。本朝顺治十二年筑城,有把总分防”。
①亦作青冈关。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三十里。《明史·朱燮元传》: 天启三年 (1623),讨奢崇明乱,“复追败之横山,入青冈坪,抵城下,拔之,擒叛将周邦太,降贼二万”。即此。
②在今陕西华县西南七十五里秦岭之南。《清一统志· 同州府二》: 青冈坪,“ 《州志》,青冈坪括地千亩,为州之要隘。其西南百里可达峣关,东南可通武关。本朝顺治十二年筑城,有把总分防”。
即乌尔繖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东、新巴尔虎左旗西之乌尔逊河。
在今河南正阳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50真阳县: 塘下沟河 “源出确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之金牛山,流经县北,又东北入于汝”。
一作铁里 (裏) 门。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镇门堡北。《明史·翁万达传》: “寇数万骑犯大同中路,入铁裹门,故总兵官张达力战却之。”
在今越南义静省东南奇英、安兴南,为东入南海小溪。《新唐书·地理志》:“一路自骥州东二日行,至唐林州安远县,南行经古罗江,二日行至环王国之檀洞江。”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其都城在今新疆焉耆县西南紫泥泉。三国时为焉耆国所并。(尉yù) 西域古国名。汉时王治尉犁城,一说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南紫泥泉一带。属西域都护。后为焉耆所并。
秦汉以前名彭水。即今湖北西北部汉水支流南河。《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房陵县: “又有筑水,东至筑阳亦入沔。” 《水经·沔水注》: 筑水 “杜预以为彭水也。水出梁州新城郡魏昌县界。筑水东南流径筑阳县。筑
本名临晋关。战国魏置,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扼蒲津渡口。历代倚为秦、晋间重险。汉武帝改称蒲津关。其后简称蒲关,或沿用临晋关旧名。《周书·武帝纪》: 建德五年 (576),“凉城公辛韶步骑五千
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南古林箐乡。深林丛竹,亘数十里,为滇边要害。民国《马关县志》卷1:古林箐在县西南一百八十里。
在今江西横峰县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兴安县:宋溪“在县南。源出灵山,西流入上饶江。《旧志》:溪东去府城八十里”。
即今福建连城县西南新泉乡。明嘉靖间移北团寨巡司于此。即今福建省连城县西南新泉镇。清同治三年(1864年),刘典镇压太平军,遣赵均进军至新泉隘,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