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铁山

铁山

①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3真定府: 铁山 “在临城县西南三十五里。其山石色如铁,因名”。

②又称铁建山。在今内蒙古河套北阴山北麓。《资治通鉴》: 唐贞观四年 (630) 二月,“甲辰,李靖破突厥颉利可汗于阴山。先是,颉利既败,窜于铁山……靖军至,虏众遂溃”。胡三省注: “铁山,盖在阴山北。”

③亦名铁山岛。即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口西南老铁山。《方舆纪要》 卷37金州卫: 铁山 “在卫西南百五十里,亦曰铁山岛,为滨海要地”。

④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南五十里。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铁山 “古尝出铁,今坑冶遗迹犹存。《唐书·地理志》: 溧阳有铁,此即其地”。

⑤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利国驿附近。清道光 《铜山县志》 卷2: 铁山 “在城东北八十里。旧产铁,百炼成锋,极犀利。出磁石”。

⑥即今福建政和县东北铁山。本铁山营。民国《政和县志》 卷7: 铁山营 “在县东北感化下里四都。唐招讨使张谨屯军之所,故址犹存。按招讨使营在下里凤林长埂峡,距铁山近,故名”。

⑦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清乾隆 《仙游县志》 卷3山川: 铁山 “在县东七里。其东为鸡子城。相传越王筑城其地,限以一夜,鸡鸣而成”。

⑧即商山。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 (金岭回族镇北)。《寰宇记》 卷 18 临菑县: “崔琰 《述征赋》云,‘涉淄水过相都,登铁山望齐密’ 即此也。” 胶济铁路有支线通此。

⑨在今湖北黄石市西。《方舆纪要》 卷76大冶县: 铁山在 “县北四十里。有铁矿,唐宋时于此置炉烧炼金铁”。

⑩在今湖北当阳市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铁山 “接远安县界,山产铁”。《方舆纪要》 卷77当阳县 “紫盖山” 条下: “铁山在县北八十里,接远安县界。旧产铁。湘府曾于此山采矿。”

(11)在今广东潮阳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潮阳县: 铁山 “在县西北八十里。山耸秀,为群山之冠,山之西接普宁县界”。

(12)又名大铁山。在今四川永川市东南。《寰宇记》 卷88永川县: 铁山 “在县南八十里。其山出铁”。县东亦有铁山。《方舆纪要》 卷69永川县: 铁山在 “县东二十里。旧有铁山铺,今为铁山镇,以山石如铁色而名。隆庆六年,移巴县土沱水驿于此”。

(13)在今四川达川市西。《方舆胜览》 卷59达州:铁山 “马璘有诗”。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23达州: “ 《志》 云,铁山在州西二十里。石色如铁。上有狮子石、和尚崖诸胜。盖迢递自石城来者。山四面绝崖,西有一路登顶。”

(14)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元和志》 卷33荣州旭川县: 铁山 “在县北四十里”。《寰宇记》 卷85资官县:铁山 “在州西北一百里。从资州月山县西来。其山出铁”。《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 铁山,“ 《图经》: 在威远西四里。《旧经》 云: 地产矿石,煎炼成铁,因名。山南有石佛像,本万松山,基址北有万松观基。复有龙池水,澄碧,不测深浅,祈祷有应”。

(15)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三里。《方舆纪要》 卷122镇远府镇远县: “铁山在府东北三里。石皆铁色。下为铁溪。溪之第一湾有巨石,下瞰如屋; 其第二湾有长潭,潭之北岸为铁山绝顶。南岸石委积成洞,有蹊隧通镇阳江,江边群石错立,急湍奔泻,名浮石滩。其东有石侧立,上多树木,名古牛崖,郡之名胜也。”

(16)在今陕西勉县西北五里。《宋史· 吴玠传》:“兀术、撒离喝及刘夔率十万骑入侵,自铁山凿崖开道,循岭东下。” 即此。《方舆纪要》 卷56沔县: 铁山 “山出铁。《志》 云,宋姚仲置寨于此,以拒金人”。

(17)又名巾子山。在今甘肃徽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秦州一》: 铁山 “悬壁万仞,石色如铁,其下二十里即虞关”。《宋史·刘子羽传》: 子羽曰: “川口有铁山、栈道之险。” 又 《吴曦传》: 南宋开禧三年(1207),“曦遣将利吉引金兵入凤州,以四郡付之,表铁山为界”。即此。

(18)即今朝鲜平安北道之铁山。《明史· 毛文龙传》: 崇祯七年 (1634),“三月,大清兵克义州,分兵夜捣文龙于铁山。文龙败,遁归岛中”。


(1)古山名。(1)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北。《新唐书·突厥传》:唐贞观四年(630年)李靖等大败东突厥,颉利可汗“走保铁山”,即此。(2)在今湖北省大冶市北。唐、宋时在此炼铁,故名。(3)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北。西汉时产铁。南宋隆兴间姚仲于此置寨,以御金人。(2)今山名。(1)在山东省邹城市区西北。以山阳有摩崖石刻著名。石刻面积1037米,在一巨大石坪上,以字体大小、内容和位置,可分为金刚经文、“石颂”大字及颂文、傍石题名三部分。皆刻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整个石刻书法奇伟,雄逸高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河南省舞钢市中部。因富产铁矿而得名。海拔168.4米。明陕西总兵杨凸曾奉诏率工匠两千名来此开发铁矿,死后葬于山北坡,今存有将军墓。(3)在四川省东部达县州河以北。东北—西南走向,斜贯达县境中部。南与华蓥山相接。山岭海拔800~1000米,主峰铁山高1069米。森林资源丰富。(3)区片名。(1)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北、雁石溪上游两侧。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1.7万。取境内铁石洋、内山二村各一字为名。1949年设铁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9年置镇。1996年改设街道办事处。产稻、松、杉。有煤、高岭土矿等。有造纸、火电、水泥厂。漳龙铁路、福三公路经此。(2)在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中部。因四周山丘富铁矿,故名。原属大冶县。1950年划为黄石市郊区,1973年置铁山区。北部紧邻著名大冶铁矿采矿区。区内有无线电、服装、印刷、医疗器械、矿石加工、钒石等厂。


猜你喜欢

  • 黄龙铺

    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二十里黄龙镇。明嘉靖 《南安府志》 卷18: 大庾县有黄龙铺。

  • 韭菜庄

    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东南韭菜庄乡。民国《绥远通志稿》 卷2: 清水河县第二区驻韭菜庄。

  • 桃坪关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东北东兴乡(桃坪)。《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桃坪关 “在州东北。亦为桃坪堡,即古桃关也”。

  • 三河冶

    唐置,属飞狐县。为铸铜钱之地。在今河北涞源县南。《元和志》卷14飞狐县:“三河冶,旧置炉铸钱,至德以后废。元和七年,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奏:‘臣访闻飞狐县三河冶铜山约数十里,铜矿至多,去飞狐钱坊二十五

  • 昌辽县

    即昌黎县。治所在今辽宁义县。《续汉书 ·郡国志》 辽东属国: “昌辽故天辽,属辽西。”王先谦 《汉书补注》: “昌辽即昌黎,辽、黎双声变转。”

  • 陉邑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唐昌县置,属博陵郡。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北宋初省入无极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唐昌县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南邢邑。属定州。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废入安喜县

  • 唐兴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恭州。治所在州东五里 (今云南昭通市坝子内)。八年 (625) 属曲州。天宝后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改梁兴县置,属道州。治所在湖南宁远县东南。后移今宁远县。天宝

  • 尉都楗山

    又名乞督军山、都督军山、于都斤山、於都斤山、都斤山、马德鞬山等。即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即“于都斤山”。

  • 绎幕县

    ①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二十里。北魏太平真君三年 (442) 并入武城县。太和二十一年 (497) 复置,属安德郡。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德州。大业初并入安德县。②南朝宋

  • 青莲寺

    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三十五里寺南庄北侧硖石山中。包括青莲寺和古青莲寺两座,相距约一里。两寺原为一寺,在宋代时分开。青莲寺北山岩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 (543) 题记。寺内有宋代建筑释迦殿,其他建筑如天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