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夏屋山。在今山西代县东北。《尔雅》谓之夏壶山。即“夏屋山”。
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南二十八里阎各庄。盛产盐。清于此设盐大使。民国设场知事,理盐务。
西汉置,为勃海郡治。治所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元和志》 卷18清池县: “本汉浮阳县……在浮水之阳。” 因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为浮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清池县。古县
即魏文帝甄皇后朝阳陵。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东西二灵芝村之间。《三国志·魏书·文昭甄后传》 载: 明帝太和四年 (230) 十 一月,“以后旧陵庳下,使 (甄) 像兼太尉,持节诣邺,昭告后土,十二月,改葬
①五代唐清泰二年(935)改安仁镇置,属衡州。在今湖南安仁县西南。北宋乾德三年(965)升为安仁县。②北宋开宝八年(975)置,治所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端拱元年(988)升为安仁县。(1)本唐潭
即今福建建宁县南之宁溪。《清一统志·邵武府》: 绥溪 “在建宁县南。一名绥江,以故绥城为名。俗名濉溪,绥讹为濉也。又名大溪,源出宁化县界中顺山,是为顺溪。流经县南六十里,有峡如门,由高泻下,如悬瀑然。
即新田。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晋国遗址。晋旧都曰绛,迁于新田,称为新绛。
清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清一统志 ·锦州府二》: 梨树沟边门 “在宁远州西北一百里。旧有碾盘沟门,在州西北七十里。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展边移此。乾隆五年改章京驻防”。
又名郖津渡。在今山西芮城县东三十五里陌南镇南,黄河渡口。明置巡司于此。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南琉璃镇黄土坡村。1981—1986年在此发掘西周时期燕国墓葬二百余座,车马坑三十余座,共出土各类器物数千件。其中青铜礼器一百余件,多有铭文。铜罍、铜盉有长篇铭文,属于西周初期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