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宜楚藏布河
即今西藏昂仁县东北之美曲藏布。《清一统志·西藏》: 鄂宜楚藏布河 “源出章阿布林城西北 一百八十里扎木楚克池,南流百余里,入龙冈浦池。又有三水西来,会流为达克楚河。又东流一百八十余里,至穆克布查克萨木马桥北,受北来之鄂宜楚河,为鄂宜楚藏布河。又东南流六十余里,入雅鲁藏布江”。
即今西藏昂仁县东北之美曲藏布。《清一统志·西藏》: 鄂宜楚藏布河 “源出章阿布林城西北 一百八十里扎木楚克池,南流百余里,入龙冈浦池。又有三水西来,会流为达克楚河。又东流一百八十余里,至穆克布查克萨木马桥北,受北来之鄂宜楚河,为鄂宜楚藏布河。又东南流六十余里,入雅鲁藏布江”。
又作兔儿山、犊儿山。在今内蒙古札鲁特旗西北霍林河(呼林河)源处。《辽史·营卫志》:夏捺钵“无常所,多在吐儿山。……吐儿山在黑山东北三百里,近馒头山”。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自庆州(今巴林右旗北之白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北宋属邕州。元废。唐置,属邕州所领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北皈乐。辖境相当今百色市北部一带。宋属邕州右江道。元废。
①即今江苏徐州市西北九里山。《方舆纪要》卷29徐州:九嶷山在“州北五里。其山自东而西,绵亘五里,俗谓之九里山, 即汉兵败项王处”。②即九疑山。又名苍梧山。今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九疑山。(1)即“九疑山”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二十四里告成镇。西晋属河南郡。后废。北魏正光中复置,属河南尹。孝昌二年(526)为阳城郡治。隋属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嵩州治。贞观三年(629)改属洛州
①即今甘肃静宁县。《宋史·地理志三》:德顺军“陇干,元祐八年,以外底堡置”。②北宋置,即今宁夏隆德县。元祐八年(1093)于此置陇干县。
在今湖北松滋县东。《方舆纪要》 卷78松滋县: 清幽溪 “在县东南四十里。自澧州慈利县之添坪、麻寮二所流经此,分为二支,一至公安县西六十里之孙黄渡入江,一至江陵县之虎渡口入江”。
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东南二十六里千岛湖茶园岛附近。(清一统志·严州府》: 茶园镇“在淳安县东五十里,下有茶园渡”。(1)在浙江省淳安县东南部,濒千岛湖。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 1000。镇人民
即今陕西子长县城。1942年子长县由安定镇迁治于此。
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清一统志·潞安府》: 崇贤堡 “在壶关县东二十里。周三百二十五丈有奇。四面崖壁,高深十丈,有东、西门”。
在今河北望都县城内。《水经·滱水注》:“《帝王世纪》曰:尧母庆都所居,故县目曰望都。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望都县以为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