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贤
即今福建上杭县北通贤乡。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新杭县治此。
即今福建上杭县北通贤乡。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新杭县治此。
简称江浙行省。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置, 治所在杭州路(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全省、上海市、江西省鄱阳湖以东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至元二十三年(1286)罢,三年
①在今北京市西。《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分水岭在“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县界”。②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分水岭“滦河径其西,漆水径其东,
即今江西横峰县东黄藤桥。《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黄藤港 “在兴安县东十里,亦溪涧诸水会流处,南流入信河。其水汹涌,每漂没民田。明万历中,知县郎文焕缘港筑坝,潴水溉田,民受其利”。
清宣统元年(1909)置,属奉天长白府。治所在娘娘库(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江镇)。民国《安图县志》卷1:“拟在图们江之左岸创设县治,以保国界,故定名安图。”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
又名陵楠水。即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北陵水河。《元丰九域志》 卷9: 陵水县有陵拱水。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华亭县置,属松江府。治所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奉城镇。因县东南有奉贤泾而得名。1913年移治今奉贤县 (南桥镇)。民国初属江苏沪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58年划归上海市
①隋大业四年 (608) 改蔚汾县置,属楼烦郡。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唐武德七年 (624) 改为临津县。②唐武德三年 (620) 改太和县置,为北和州治。治所在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南。《方舆纪要》 卷11房山县: 挟河 “出县东南中浣谷,流入涿州界”。清《日下旧闻考》 卷103: “挟河在 (房山) 县东南三十里,与涿州良乡交界。发源县之青龙潭东归公村,河亦名
在今天津市宝坻县东。《清一统志·顺天府一》: 蓟运河 “在宝坻县东三十里。其上流为梨河,发源迁安县之三屯营、芦儿岭; 一自蓟州之沽河; 一自三河县之泃河,至县东北三岔口合流,俗名潮河,亦名运粮河,又名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元和志》 卷25润州上元县: 娄湖 “在县东南五里。吴张昭所创,溉田数十顷。周回七里。昭封娄侯,故谓之娄湖”。《宋书·沈庆之传》: “又有园舍在娄湖,庆之一夜携子孙徙居之,以宅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