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智驿
唐置,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北宋废。
唐置,在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北宋时废。
唐置,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北宋废。
唐置,在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北宋时废。
又作猪口。在今湖北仙桃市东。为古夏水入沔水 (今汉江) 之口。《水经·沔水注》: 堵水 “北径堵阳县南,北流注于汉,谓之堵口”。
西汉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北境。属郁林郡。东汉废。
在今山西大同市区南部。俗称南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713—741),故名开元寺。五代晋时改称大普恩寺。寺内建筑多毁于辽末,金天会六年 (1128) 重修。明正统十年 (1445) 整修后,成为当时官
亦作损中、顿中。在今新疆疏勒县或疏附县。《后汉书· 西域传》: 建宁三年 (170),任涉等 “讨疏勒,攻桢中城,四十余日不能下,引去”。
即克胡寨。今山西临县西克虎寨镇。《方舆纪要》卷42临县:克湖寨在“县西北百二十里黄河东岸,路通陕西葭州。古置浮梁,今以舟济。金大定中筑城屯兵于此,以防夏人。元废。明洪武五年置巡司”。
唐南诏置,属剑川节度。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宋大理废。在今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南诏时属剑川节度使。
在今湖南邵东县北二十里黑田铺乡。旧属邵阳县。清置黑田巡司。1952年划归邵东县。
在今浙江新昌县南。《元和志》卷26越州剡县:天姥山“在县南八十里”。《寰宇记》卷96越州剡县引《后吴录》云:“剡县有天姥山,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故名。《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天姥山“在新昌东南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沙枣园村。《清一统志·安西州》 “巴颜布喇”条下:沙枣城“在(敦煌)县西南三十里,通锡尔哈勒津当城之要路”。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清一统志·夔州府二》:云安厂盐课司“在云阳县东北,即故云安监地。本朝雍正七年设巡司,乾隆元年改设盐课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