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薰亭
宋建,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清一统志·延安府》:迎薰亭“在肤施县(今延安市)南柳湖,其旁有禊台、翠漪亭,皆宋韩琦建,司马光俱有诗”。
宋建,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清一统志·延安府》:迎薰亭“在肤施县(今延安市)南柳湖,其旁有禊台、翠漪亭,皆宋韩琦建,司马光俱有诗”。
北宋置,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立亭村。《元丰九域志》卷3阶州福津县有“利亭”镇。古镇名。即今甘肃省文县东北栗亭。北宋属福津县,后废。清复置,属阶州。
①又名鄞江。即今福建长汀县东汀江。《元和志》卷29汀州长汀县:白石溪水“在县南二百步,下流入潮州界”。《清一统志·汀州府》:白石溪“一曰正溪,亦曰大溪, 又曰鄞江,即汀水也。源出宁化县界,流经府城长汀
在今陕西洋县东北。《水经·沔水注》:汉水“又南径阳都坂东,坂自上及下,盘折一十九曲,西连寒泉岭”。
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剅河镇。《方舆纪要》卷77沔阳州: 剅河口 “在州西北六十里。剅与穴同,盖水流分泄处,亦曰剅河新掘口,汉水别流所经也。有河泊所,并置剅河驿于此”。
在今四川道孚县城西北尼措山脚。乾隆《雅州府志》: “噶达西北一百七十里地名灵雀寺,乃西藏往来之大道。”为康区黄教十三寺之一。清于此设宁安营。“灵雀”,藏语意为“向阳海”,因寺前有大湖泊,名尼(鱼)措(
当在今贵州仁怀县境。《明史·吴广传》:万历二十五年(1597)征播之役,“广屯二郎坝,大行招徕。……陶洪、安村、罗村三砦土官各出降,他部来归者数万”。约在今贵州省仁怀市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藤州置,治所在镡津县 (今广西藤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广西藤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藤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藤州改置,治镡津(今广西藤县东北、北流江东岸)。辖境即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石门镇。《方舆纪要》卷91崇德县:石门塘在“县东北二十里。亦曰石门泾”。
亦作大纵湖。在今江苏盐城市西南,与兴化市接境。南北径三十里,东西广十五里,与兴化分湖为界,南接鱼鲸湖,北达射阳湖。《元史·董搏霄传》:至正十四年(1354),搏霄“从丞相脱脱征高邮,分戍盐城、兴化。贼
西汉元延中建,在今江苏扬州市城外。以旧有琼花得名。唐改名唐昌观。北宋政和间改名蕃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