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辽海

辽海

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魏书·库莫奚传》:“及开辽海,置戍和龙。”《新唐书·薛仁贵传》:乾封初,进攻扶余城,“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辽海”。即此。一说《魏书》之辽海,专指辽河上游地区, 以有广大沙漠,一望如海,故名。又《明史·地理志》 三万卫:“北有上河,东北有艾河流合焉,谓之辽海,即辽河上源也。”


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魏书·库莫奚传》:“及开辽海,置戍和龙。”《新唐书·薛仁贵传》:“威震辽海。”皆即此。或云为辽河上游地区,因有广大沙漠,一望如海,故名(见《魏书》)。


猜你喜欢

  • 白笴陂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唐李白有《游秋浦白笴陂》诗:“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 定陶镇

    唐贞观元年 (627) 降定陶县为镇,属曹州济阴县。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复为定陶县。在山东省定陶县中部偏西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7.4平方千米。人口10.4万。镇人民政

  • 南川伏羌堡

    即伏羌堡。明置,属西宁卫。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北南川河东徐家寨。明 《西宁卫志》卷2: 南川在卫治南,“四十里有毛家寨,又五里为伏羌堡,置守备官”。又卷 3: 崇祯十七年(1644),“ (祁) 兴周复击

  • 洵河

    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北旬河。源出宁陕县东北,东南流经镇安县,至旬阳县东注汉水。《三国志·蜀书 ·刘封传》: 申仪降魏,为魏兴太守,“封员乡侯,屯洵口”。即此。见“旬河”。

  • 尹庆群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南威岛东北方。东西长38海里, 由华阳礁、东礁、中礁和西礁等组成。1947年命名尹庆群礁, 以纪念明代在郑和下西洋以前曾出使爪哇、满剌加国的尹庆而命名。

  • 战国楚邑。即今安徽临泉县。《史记· 王翦列传》: “李信攻平兴,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即此。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安徽省临泉县。《史记·王翦列传》: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 夏至战国的诸侯国。商、周甲骨、金文作曾,古文献作缯或鄫。《史记·夏本纪》: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 用国为姓, 故有……��氏、 缯氏。” 商时为方国。甲骨 卜辞有 “王次

  • ①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十五里大城子。《左传》: 哀公十七年 (前478),“公会齐侯盟于蒙”。西汉置蒙阴县。②战国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庄子者,蒙人也。”

  • 纳楼茶甸长官司

    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纳楼千户所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五十四里官厅。李呈祥《临安府属沿边各土司沿革史》纳楼茶甸长官司:“其南六十里曰纳楼山,每岁端午,到白羊以祈岁,岁乃稔。”纳楼系因

  • 善德山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南十五里。一名枉山。又名枉人山。《舆地纪胜》 卷68引 《元和志》: 枉山 “一名善德山。在武陵县东九里。此山本名枉山,开宝中刺史樊子盖以善卷尝居此山,名善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