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萧县

萧县

①秦置,属泗水郡。在今安徽萧县西北十里。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魏属谯郡。西晋又属沛国。南朝宋为沛郡治。北齐天保七年 (556)改为承高县。隋开皇六年 (586) 更名龙城县,十八年 (598) 改为临沛县。大业初复名萧县,属彭城郡。唐属徐州。宋移故治南半里。明万历五年 (1577) 没于水,迁治于三台山之南,即今萧县。清属徐州府。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1928年直属江苏省。1955年划归安徽省。

②北魏侨置,属汴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藕塘乡。后废。

③北魏延昌中侨置,属沛郡。治所在虞城 (今河南虞城县北二十二里李老家乡附近)。北齐废。


(1)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北齐时废。(2)今县名。在安徽省北端。属宿州市。面积1871平方千米。人口130.2万。辖18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城镇。据《路史》载,夏代启封孟亏“作土于萧”,“是为萧孟亏”。周庄王十五年(前682年),萧邑大夫大心平宋乱有功,封为萧君,建萧国。周定王十年(前597年),萧为楚灭,后楚兵撤,萧旋为宋邑。战国时,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宋为齐灭,萧属齐。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始置萧县;初属砀郡,后属泗水郡。西汉属沛郡。东汉初属沛郡。建武八年(32年)属沛国。三国魏属豫州谯郡。太和三年(229年)称萧国;青龙二年(234年)复为县。两晋属沛国。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属彭城郡。天保七年(556年)改为承高县。隋开皇六年(586年),改承高县为龙城县。开皇十八年改临沛县。大业元年(605年)仍改萧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属徐州。其后至清末,均为徐州辖地。1912年属徐海道。1927年属江苏省徐州管辖。1949年划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1952年直属江苏省。1953年属徐州专区。1955年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属蚌埠专区,1961年复宿县专区。1999年属宿州市。因古为萧国地得名。地处淮北平原东北部、黄泛区南侧。大部分为平原,仅县东南部和沿县城东北、西南一线为低山残丘。黄河故道堤南属淮河水系,堤北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大沙河、闸河、岱河、龙河、洪碱河、倒流河、湘西河、港河、毛河、申河等。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大豆、玉米、花生、芝麻、甘薯等,并产葡萄、苹果、梨、黄桃、白桃、巴斗杏、柿子、石榴、山楂。矿产有磷、大理石、方解石、磁土、白云石、砚墨石、膨润土等。主要工业有建材、机械、医药、化工、食品、纺织、冶金。陇海、徐阜铁路纵横穿越,东临京沪铁路,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会,310、311国道经此。古今画家辈出,有“国画之乡”誉称。名胜古迹有花甲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白土萧窑遗址和皇藏峪森林公园。


猜你喜欢

  • 龟蒙顶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为蒙山主峰。《诗经·鲁颂·閟宫》有“奄有龟蒙”句。蒙即指蒙山。《方舆纪要》卷33沂州费县:蒙山“其山西峰类龟,俗谓之龟蒙顶”。蒙山主峰。在山东省蒙阴、平邑两县交界处。因峰顶形似卧龟

  • 慈乌水

    即今陕西宜君县北青河。有玉华、缠带谷二源,俱出铜川市西北界,东北流至县北合流为慈乌河,至黄陵县入沮河。《方舆纪要》 卷57宜君县:慈乌水 “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子午岭,流经兰芝谷”。

  • 渤错水

    在今辽宁辽河下游地区。《资治通鉴》: 唐贞观十九年 (645),亲征高丽,“上至蒲沟驻焉,督填道诸军渡渤错水,暴风雪,士卒沾湿多死者,敕然火于道以待之”。胡三省注: “蒲沟、渤错水皆在辽泽中。”

  • 都救县

    唐开元中置,为田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田东县西北祥周镇。天宝元年 (748) 为横山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田州治。北宋废。

  • 尹家卫镇

    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引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尹家卫镇“在咸宁县南五十里。嘉庆七年由霸桥镇移县丞驻此”。清同治元年(1862)陈德才、赖文光率西北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

  • 光化县

    ①北周改新化县置,属随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隋属汉东郡。唐属隋州。北宋熙宁元年(1068)废。②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乾德县置,属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元祐初为光化军

  • 三湘浦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一名侯景浦。《元和志》卷27岳州巴陵县:“侯景浦,在县东北十二里。本名三湘浦,景既克建康,自统兵西趣荆峡,先遣其将宋子仙、任约袭郢州。湘东王绎令王僧辩拒之,景军大败,烧营退走

  • 奖中砦

    北宋置,属常宁县。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南七十里铜盆岭。熙宁六年 (1073) 废。

  • 逊母口集

    亦作顺母口。即今河南太康县西逊母口镇。明嘉靖 《太康县志》 卷1 《集店》: “逊母口集,西三十里。”

  • 杨柳场

    即今四川仁寿县西北杨柳乡。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3仁寿县:杨柳场“在县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