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源县

罗源县

宋乾兴元年 (1022) 改永昌县置,属福州。治所即今福建罗源县。元属福州路。明、清属福州府。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在福建省东北部,东南临罗源湾。属福州市。面积 1081 平方千米。人口25.3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山镇。唐大中元年(847年)析连江县地置罗源场,咸通二年(861年)改永贞监。五代唐长兴四年(933年)王闽升为永贞县,设治于西隔里水陆寺侧,属长乐府;汉乾祐元年(948年)属福州。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名永昌县。乾兴元年(1022年)更名罗源县,以境内罗江(今罗源溪)属一源三分流之一而名。清道光《罗源县志》:罗源县“盖取罗川为名”。庆历八年(1048年)迁县治于凤山南麓(为今治)。元属福州路。明、清属福州府。1913年废府,属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省。1940年又由连江县划入翼屿、北山。1949年属第四专区,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属福安专区。1962年属福州市。1963年属闽侯专区,1970年属福安专区。1971年属宁德地区。1983年属福州市。地处闽东山地东北部。霍口溪纵贯西部注入鳌江,起步溪横贯中部注罗源湾。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甘薯、烟草。水产养殖海带、紫菜、牡蛎、对虾。产七境堂绿茶、下廪羊、双草素席及柿等。工业有卷烟、造纸、制盐、塑料、食品、酿造等。福分(福鼎)公路经此。将军帽港可通外海。古迹有宋陈太尉宫、圣水寺罗汉像石雕。纪念地有北山、八井区、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北门顶有林可彝烈士故居。


猜你喜欢

  • 缚芻河

    亦作博叉河。即今中亚之阿姆河。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卷1: “缚喝国……北临缚芻河。”

  • 石窟河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石窟河,为梅江支流。《清一统志·嘉应州》:石窟溪“在镇平县西里许。源出福建武平县界,南流经县西,为县巨浸,又南经本州东三十里。一名小溪。又南入梅溪,曰镇平水口”。梅江北岸支流。在广东省

  • 定海直隶厅

    清道光二十一年 (1841) 改定海县置,属浙江省。治所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1912年复改定海县。

  • 马市坪

    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北三十六里马市坪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0:同治二年(1863)二月,“吴再升由二郎庙进屯南召之马市坪,在李青店之西北”。

  • 儿塘

    即倪塘。在今江苏江宁县东。《梁书·敬帝传》:太平二年(557)五月,北齐军水、步至秣陵故治,“癸卯,齐军进据儿塘,舆驾出顿赵建故篱门,内外纂严”。《陈书·高祖纪》:“齐兵自方山进及儿塘,游骑至台。”即

  • 下改心

    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谦六彝族乡。清设巡司于此。民国改设县佐。

  • 枫香溪

    在今贵州德江县东五十六里枫溪乡枫香溪村。1934年6月,贺龙、关向应等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二军团) 到达枫香溪,中共湘鄂西分局在此召开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恢复红三军各级党组织及其政治机构。黔东

  • 南牙山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清一统志·腾越直隶厅》: 南牙山 “在南甸司西一百八十里。延袤一百余里。树木阴翳,官道经之。上有石梯,夷人据以为险。又有清泉,下流入南牙江。正统间,王骥再征麓川,遣别将陈用仪开是

  • 天门口

    即天津关。亦名大口。在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

  • 磁家务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北二十里,河北镇东南大石河东岸。明于此置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