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桑泽
即春秋桑田。在今河南灵宝市北沙河东岸。《北史·魏孝武纪》: 永熙三年 (534),孝武西奔 “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元和志》卷6灵宝县: “稠桑泽,在县西十里。虢公败戎于桑田,即是也。”
即春秋桑田。在今河南灵宝市北沙河东岸。《北史·魏孝武纪》: 永熙三年 (534),孝武西奔 “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元和志》卷6灵宝县: “稠桑泽,在县西十里。虢公败戎于桑田,即是也。”
一名葵冈岭。即今福建漳浦县西南盘陀岭,为闽入潮、广要隘。《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漳浦县: 盘陀岭 “唐仪凤中,戍将陈元光开拓柳营江以西地,追 ‘鸳寇’ 于盘陀之下,尽歼之。永隆二年,元光移镇漳浦以拒
唐六胡州之一。调露元年 (679) 以处突厥民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或鄂托克前旗境。神龙三年 (709) 属兰池都督府,寻改为县。开元十年(722) 复置。后废。
即今广东阳东县南北津港。《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漠阳江”条内:北津港,“《志》云:港在北津山之阳, 阳春、阳江, 众水皆此达海。每潮起汹涌而入,遇风则其声砰击如雷,舟楫往来,重防阴碛。益东南大海港
即明月峡。今长江三峡西陵峡东段。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宋陆游 《入蜀记》: “过扇子峡,重山相掩,状如屏风扇,疑以此得名。” 范成大 《吴船录》: “黄牛峡尽,则扇子峡。”
即诺柞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
即今广东花都市西北白坭圩。清康熙《花县志》卷3:墟市有“白坭墟”。
明洪武四年 (1371) 改曹州置,属济宁府。治所即今山东曹县。十八年 (1385) 改属兖州府。正统十年 (1445) 县属曹州,仍隶兖州府。清属曹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
西汉改湔氐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西晋改为升迁县。西汉以湔氐县改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北。属蜀郡。三国蜀属汶山郡。西晋改为升迁县。
俗称木辘司。即今四川道孚县南木茹乡。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置木辘土百户。
又名霍耳章谷寺。在今四川炉霍城西北。“寿宁寺”,藏语“泽德郎”的音转,意为“祝愿长寿平安”。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为康区黄教十三大寺庙之一。1982年迁建色德龙村山坡上,与旧寺隔鲜水河南北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