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碧落洞

碧落洞

在今广东英德县西南十五里燕子岩南端。东北面洞口高约20米,上刻隶书 “碧落洞” 三字; 西南面洞口高约10米,上刻 “碧落洞天” 四字。洞长约 80米,最高处达40米。有蜕仙台、望仙亭诸胜。石刻分布于东壁和西壁,著名的石刻有唐人周夔的 《到难篇》 和南汉钟允章撰 《碧落洞天云华御室记》 等。《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麻寨冈” 条下: 碧落洞 “在县南十七里。石室深邃。旁有小洞,号云华洞。南汉主晟尝假宿于此”。


在广东省英德市区南7.5千米处。为一石灰岩溶洞,前后两洞口相互贯通,溪水穿流洞底。东北向洞口高约20米,上刻隶书“碧落洞”;西南向洞口高约10米,上刻“碧落洞天”。洞长约80米,最高处达40米。石刻分布于东壁和西壁,共有60余篇。洞悬石如霓旌羽盖状。清泉映石,水珠落碧。洞外峰峦四合,翠竹抱流,境绝幽丽。洞内有蜕仙台、望仙亭诸胜。著名的石刻有唐人周夔的《到难篇》,五代南汉钟允章撰《碧落洞天云华御室记》等。后者记述南汉皇帝刘晟在洞中假宿的传说。北宋苏缄有《碧落洞》诗。


猜你喜欢

  • 黑沙碛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资治通鉴》: 唐元和八年 (813),振武军节度使 “ (李) 敬贤遣牙将杨遵宪将五百骑趋东受降城以备回鹘,所给资装多虚估; 至鸣沙,遵宪屋处而士卒暴露; 众发怒,夜,聚薪环其

  • 符节县

    亦作荷节县。东汉改符县置,属犍为郡。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建安十八年 (213) 属江阳郡。西晋复为符县。《晋书·杜弢传》: 杜弢 “祖植,有名蜀土,武帝时为符节令”。古县名。东汉时改符县置,治今四川省

  • 宜阳县

    ①战国韩置,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弘农郡。北魏为宜阳郡治。北周明帝二年 (558) 为熊州治,移治今宜阳县西福昌。隋属河南郡。唐武德二年 (619) 改为福昌县。②西晋

  • 仇池县

    西魏降仇池郡置,属顺政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寻改为灵道县。古县名。西魏降仇池郡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属顺政郡。后改名灵道县。

  • 大溪街

    即今浙江温岭县西北三十里大溪镇。明嘉靖《太平县志》图:县西北有大溪。

  • 茭山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溧阳县: 茭山在 “县西六里。东西石壁削成,上有龙潭”。

  • 龙镇石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十五里秧溪河口,现已没入太平湖。《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龙镇石“在太平县穰溪东北。下临深潭,冬夏澄澈如一,号麒麟潭。其石高二丈余,世传龙镇水最宜纸”。

  • 维州

    ①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西南。《元和志》 卷32维州: “白狗羌首领旧附,于姜维城置维州以统之”,以姜维城为名。贞观元年 (627) 废。二年 (628) 复置,为羁縻

  • 白仓市

    即今湖南邵阳县南二十七里白仓镇。清移石门巡司于此。

  • 盆溪隘

    即今湖南新宁县南盆溪村。《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盆溪隘 “在新宁县西南。设千长,统制黄卜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