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掸县
亦作白禅县。东魏置,属临涣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集。北齐属谯郡。隋大业初废。
亦作白禅县。东魏置,属临涣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集。北齐属谯郡。隋大业初废。
亦作白都讷厅。清嘉庆十五年(1810)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伯都讷城(今吉林松原市)。光绪八年(1882)移治孤榆树屯(今吉林榆树市)。辖境约当今吉林松原、榆树二市地。三十二年(1906)升为新城府。
①在今河南信阳市。《寰宇记》卷132信阳县:“义阳山在县东五十步。”《清一统志·汝宁府一》:“本名武山。后依山立义阳郡, 因更名。”②在今贵州风冈县东三十里。《清一统志·石阡府》:义阳山“唐义州治此”
北宋建隆二年 (961) 建。初为应天寺,后改法祥寺。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夹马营。即宋太祖赵匡胤诞生地。
①北周置,治所在资田郡盐水县 (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二百里清江北岸)。王仲荦 《北周地理志》 卷4引 《方舆胜览》: “后周置亭州,取都亭山为名。” 隋大业初改为庸州。②北周改南定州置,治所在蒙笼
在今湖南新宁县东七十里。《方舆纪要》卷81新宁县:九子岭“上有九峰”。
在今江西安义县南。《方舆纪要》 卷84安义县: 湖陂水 “在县南三十里。源亦出靖安县,险不通舟”。
在今湖北房县西南一百八十里上龛乡(范家垭)。清有守备、外委驻防。
①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南,下流入苦水川(今葫芦河)。《宋史·任福传》: 庆历元年 (1041),“福引轻骑数千,趋怀远城捺龙川,遇镇戎军西路巡检常鼎、刘肃,与敌战于张家堡南”。②一作抛龙川。在今甘肃静宁县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三十里。《春秋》: 庄公二十九年 (前665),“城诸及防”。杜注: “诸、防皆鲁邑。”西汉置诸县于此。(1)古国名。商代方国。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国语·郑语》:“彭
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三国魏为上谷郡治。北魏孝昌中废。东魏天平中复置。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北京市延庆县。属上谷郡。三国魏为上谷郡治。北魏孝昌中省。东魏天平中复置。北齐又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