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居寺

白居寺

为藏语音译。汉译为“吉祥轮上乐金刚鲁希巴坛城仪轨大乐香水海寺”。简称“吉祥轮大乐寺”。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北侧。15世纪初叶创建。原属喇嘛教萨迦派(黄教), 后布敦、格鲁(黄教)等派势力先后进入,遂成为各派共存的一座寺院。寺内建有佛塔一座,藏名贝考曲登,俗称八角塔。塔高十层,塔内保存精美的雕塑和壁画。其风格融合了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外来佛教艺术及内地汉族的一些特点,形成江孜地区独特艺术风格。


在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由贡嘎帕创建。原属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后来布顿、格鲁(黄教)等派势力先后入据,遂成为各派共存的一座寺院。寺内有16个扎仓,主殿三层,内供奉近8米高的铜佛和众多罗汉塑像。寺旁有白塔一座,藏名贝考曲登,俗称八角塔。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历时二十余年竣工。十三层,高34米,塔座底层广2200平方米。造型优美,雄伟坚实。寺内保存有大量精美的铜像、塑像和壁画,其风格融合了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佛教艺术,也吸收了内地汉族的一些特点,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 居 寺


猜你喜欢

  • 义泉井

    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七十里,当入闽之路。《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义泉井“行者至此多渴,里人徐氏凿井引泉,作亭其上, 人赖其利”。

  • 简阳场

    在今四川简阳市。为盐场。元置简盐场。明代有九盐井,在市北十里设盐课司。清代有盐井九十三,设石桥井州判。民国设场知事。

  • 旧州墟

    ①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为唐、宋时灵山县故城。宋天圣元年(1027)曾徙钦州治此。②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旧州镇。清时西隆州州判驻此。③即今广西田东县西北祥周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恩阳县图:西

  • 清江口镇

    一名清江嘴。在今湖北枝城市北清江入长江处。明置巡司于此。

  • 七里坪

    即今湖北红安县北四十五里大别山南麓七里坪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1:同治三年(1864)八月,张总愚由麻城至“黄安之七里坪”。民国时为县北重要集镇。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成为黄麻

  • 阆风观

    魏晋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内。《艺文类聚》 卷63 “观” 引陆机 《洛阳地记》:“宫中有临高、陵云、宣曲、广望、阆风、万世、修龄、总章、听讼凡九观。”魏、晋时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

  • 温宿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温宿城 (今新疆乌什县)。东汉延光三年 (124)属西域长史。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一带。汉属西域都护。唐以其地置温肃州,又名于祝,隶龟兹都督府

  • 石闼堰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宋史·河渠志六》:天禧四年(1020),“淮南劝农使王贯之导海州石闼堰水入涟水军,溉民田”。又《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复遣五斤太师发诸路兵二十余万

  • 南安府

    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 朱元璋以南安路置,治所在大庾县 (今江西大余县)。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上犹水流域。1912年废。因地当五岭东端,控大庾岭路,历代为南北交通冲要。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

  • 猴树港

    在今台湾省嘉义县西,东石乡南。清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 卷1: 猴树港 “在 (诸罗) 县治西南三十里。源从牛朝溪入,南出青峰阙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