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犍为县

犍为县

①南朝梁改武阳县置,属西江阳郡。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西北五里。西魏改为隆山县。

②隋开皇三年 (583) 改武阳县置,属戎州。治所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五里岷江东岸。《旧唐书·地理志》 犍为县: “因 (犍为) 山立名。” 大业初属犍为郡。唐武德初属戎州。上元元年 (674)改属嘉州。《新唐书· 南诏传》: 咸通十年 (869),骠信酋龙率大军寇蜀,“攻黎州,诡服汉衣,济江袭犍为,破之”。即此。五代晋天福元年 (936) 后蜀移治今犍为县。北宋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徙治惩非镇 (今犍为县南清溪镇)。南宋庆元二年 (1196)属嘉定府。元属嘉定路,在今乐山市南三十里。明属嘉定州,洪武中由玉津镇移治今犍为县。清属嘉定府。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1)古县名。南朝梁改武阳县置,治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为江州治。西魏时改隆山县。(2)今县名。在四川省南部。属乐山市。面积1375.40平方千米。人口56.5万。辖12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玉津镇。北周保定三年(563年)置武阳县,治今县南,为沈犀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改武阳县为犍为县,属犍为郡。唐属嘉州。北宋乾德四年(966年)移今玉津镇。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移今清溪镇。南宋庆元初后隶嘉定府。元属嘉定府路。明隶嘉定州,洪武九年(1376年)还治今玉津镇。清属嘉定府。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乐山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乐山专区。1968年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低山丘陵区,西部多低山,东南部丘陵约占总面积67%。岷江自西北入,右纳马边河、沐川河,左有百支溪注入,东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甘薯、豆类。白姜、紫胶以产高质优著称。盛产甘蔗,为省糖料基地。煤、岩盐储量大,尚有石灰石、石英、陶土等矿。有采煤、制盐、水泥、造纸、船舶制造、工艺美术等厂矿。有光纸、白砂糖、柠檬酸、刻花玻璃器皿等产品。五新公路经此。岷江客轮通乐山、重庆。有明代文庙。金井乡巴蜀土坑墓群曾出土戈、矛等铜器、陶器,收藏于省博物馆。


猜你喜欢

  • 老虎山

    ①在今云南永胜县南。《清一统志·永北厅》:老虎山“在厅城南一百三十里。山形如虎。《州志》:俗传昔山多怪,诸葛亮南征时,斩其首分而为三,遂绝”。②在今宁夏石咀山市东北。《明史·地理志》平虏千户所:“东北

  • 武壁寨

    元置,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西黄河岸。《清一统志·蒲州府一》: 武壁寨 “旧名薛壁。……俱元至正末筑”。

  • 奇雅河卡伦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北额尔古纳河东岸奇雅河村。

  • 大敦镇

    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东江北岸大墩村。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增城县图:县西南有大墩村汛。

  • 库山

    又名嶂山。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日月山一带。一说即今青海天峻县南库库诺尔岭。《资治通鉴》:唐贞观九年(635),“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古山名。又称嶂山。即今青海

  • 安风水

    即穷水。今安徽霍邱县西南沣河。《水经·淮水注》:穷水“川流泄注于决水之右,北灌安风之左,世谓之安风水,亦曰穷水”。即“穷水”。

  • 南董镇

    即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四里南董镇。清康熙 《藁城县志》 图: 西有南董村。在河北省藁城市中部,南临滹沱河。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南董,人口 3200。元初中书丞相董文炳故里,因名

  • 皇庄镇

    即今河北三河市南二十里皇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46三河县图: 南有皇庄镇。在河北省三河市东南部。面积65.4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皇庄,人口3480。包括后曹庄、西小街、黄庄、德圣

  • 山氏城

    战国初郑地。公元前354年秦公孙壮伐郑时所筑。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四十四里。《水经·渠水注》:“役水自阳丘亭东流,径山氏城北为高榆渊。《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城上枳、安陵、山氏’者也

  • 都都砦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南。《方舆纪要》 卷70兴文县: 都都砦 “在县东南,亦蛮据险处。《志》 云: 砦为九丝左壁,险比凌霄,而广袤过之。万历初,官军攻克凌霄城,进攻都都砦,砦旁有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