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临安路。治所在今云南通海县西二十二里河西镇。二十六年(1289) 降为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通海县西北。属临安路。至元二十六年降为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临安路。治所在今云南通海县西二十二里河西镇。二十六年(1289) 降为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通海县西北。属临安路。至元二十六年降为县。
旧名蔡店。即今湖北武汉市西北蔡甸区蔡甸镇。1949年汉阳县徙治于此。1992年为蔡甸区驻地。
在今云南元谋县北金沙江南岸龙街乡附近。《清一统志· 武定州》: 金沙江巡司 “在州西二百五十里,金沙江南岸。明永乐五年建,今仍旧”。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东。《汉书·地理志》 常山郡灵寿县:“《禹贡》卫水出东北,东入滹沱。”《清一统志·正定府一》 “卫水”条引《灵寿县志》:“卫河在县东十里,俗名雷沟河,源出县东北十四里良同村,南流至县东
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石经山。 清雍正 《畿辅通志》 卷17: 石经山 “房山县西南有山曰白带山, 生题草, 又曰题山, 藏石经者千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十三里。东汉属勃海郡。西晋迁治今景县东九里。隋开皇五年 (585) 改名蓨县。
在今安徽泗洪县南。《寰宇记》卷16泗州:“李千城即后魏戍也,在徐城县西北三十里。后魏熙平元年李千于此城置戍,因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李千于此筑城置戍,故名。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吉阳镇。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新疆库车县西六十里库木吐拉石窟寺。为龟兹国著名佛寺。原系国王为纪念其德行坚贞的胞弟而建造。最早洞窟开于北魏,至唐极盛。《大唐西域记》卷1载:“会场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贰伽蓝,庭宇显敞,佛像工饰。僧徒
元置,属水达达路。治所在今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附近。辖境相当今乌苏里江流域。明废。
亦名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之阿尼玛卿山。《史记·夏本纪》 《正义》:“(黄河)东南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又东北流, 至小积石山。”《元和志》卷39河州枹罕县:积石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