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阴脽

汾阴脽

又作魏脽。为汾水之南一土阜,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镇庙前村北。《史记·封禅书》 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师古注引如淳曰:“脽者,河之东岸特堆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治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又《水经·河水注》:“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注》:“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皆此。明、清时期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圯入河。


史记·封禅书》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及《郊祀志》作“汾阴脽”。汾水之南的一条土阜,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年)“立后土祠汾阴脽上”。颜师古注引苏林曰:“脽音谁。”如淳曰:“河之东岸特脽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在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水经注·河水》:“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又称魏脽,见《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汾脽本魏地之境,故云魏脽也。”明、清时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圮入河。


猜你喜欢

  • 空泽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前469),宋景公 “游于空泽”。杜注: “空泽,宋邑。”

  • 筠连州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筠州、连州置,属永宁路。治所腾川县 (在今四川筠连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筠连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降为筠连县。元至元中以唐、宋羁縻筠、连州置,治腾川县(今四川筠连

  • 岜仆山

    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岜仆山“有岩可容数百人。旧为夷贼渊薮,设县以来,稍稍敛迹”。《清一统志·南宁府一》:岜仆山,“《郡志》作岜幞山。上一石突出,似幞头,故名”。

  • 浮丘山

    ①在今河北肥乡县南四里。《方舆纪要》卷15肥乡县: 浮丘山在 “县南四里。土阜隆起,高于平地,仅数尺许。或以为古堤遗址”。②在今河南浚县西南隅。《清一统志· 卫辉府一》: 浮丘山 “在浚县西南隅,半在

  • 都勒隘

    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北都勒村。《方舆纪要》卷109洛容县 “桥邓隘” 条: “万历二年,官军平洛斗诸巢,贼败散,乃设兵分屯扼塞……一守都勒隘。”

  • 西张寨

    五代时置,属寿阳县。在今山西寿阳县西北。金兴定四年(1220)改置晋州。

  • 长宁堡

    ①明置,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南唐马寨镇。《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长营堡”条下:长定堡“又西南为长宁堡”。民国《奉天通志》卷75辽阳县:唐马寨村“明时为长宁堡地”。②亦作长平堡。明改长宁安抚司置,属茂州

  • 乌尤山城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三里乌尤山。《宋史·度宗纪》:南宋咸淳九年(1273)九月,“成都安抚使昝万寿城嘉定乌尤山”,即此。

  • 白岩河镇

    北宋置,属安化县。在今宁夏泾源县东南。古镇名。北宋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东南。属安化县。

  • 沩水

    ①湘江支流。在今湖南望城县北。《水经·湘水注》:“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径新阳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引《寰宇记》称,沩水出大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