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汝水

汝水

①古称盱水。又名武阳水、建昌江、临川江。即今江西临川市东之抚河。源出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北流经临川市,到王家洲分为两支:一从南昌入赣江;一自八字脑入鄱阳湖。后抚河堵口,主流改道,经青岚湖入鄱阳湖。《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汝水“在府城东。其上源由建昌府北之旴水西北流,曲折二百余里,至府南良安峡流入境为汝水。又北受群川水,历府城东南, 自千金陂至郡城东,抱城而北为北津,又绕而西受连樊水,复西北数百里合临水,并流西北出入南昌府界,合豫章水入鄱阳湖”。

②淮水支流。《山海经·海内东经》:“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西南,入淮极西北。”《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定陵县:“高陵山,汝水出,东南至新蔡入淮,过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自郾城以下, 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会��水(今洪河),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会水(今沙河);此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以下的洪河。元至正间于郾城堨断南流,上游遂改道东出水(今沙河)入颍河,称北汝,下游改以��水为源,名南汝。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出注澺水称为洪河,南汝遂改以水为源,如今势。


(1)上游即今河南省汝河,自郾城县以下,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汇��水(今洪河),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汇瀙水(今沙河);此以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县以下的洪河。元至正间在郾城县堨断南流,上游遂改道东出水(今沙河)入颍河,称北汝河;下游改以汝水为源,名南汝河。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注澺水,称为洪河,南汝遂改以瀙水为源,如今势。(2)即“抚河”,亦称旴江。


猜你喜欢

  • 王离城

    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元和志》卷15沁水县:“古王离城在县东北五十里,秦时王离击赵所筑, 四面绝险。”

  • 望云 (雲) 关

    明置,在今四川广元市北。《方舆纪要》 卷68广元县: 望云关 “在县北五十五里。山势高耸,与云霞相望”。

  • 龙济场

    旧名小坎场。即今四川永川市东北隆济乡。清乾隆《永川县志》卷2:小坎场“在县东三十里”。1912年后改为隆济场。

  • 女郎山

    ①一名章丘山。即今山东章丘市北章丘旧县城(绣惠镇)北章丘山。《水经·济水注》:阳丘县“城南有女郎山,山上有神祠,俗谓之女郎祠”。《寰宇记》卷19引《齐记》云:“章侯有三女溺死葬于此。”《方舆纪要》卷3

  • 通关山

    在今陕西城固县北三十里。《水经·沔水注》: “壻水南历壻乡溪,出山东南流,径通关势南。山高百余丈,上有匈奴城,方五里,浚堑三重。高祖北定三秦,萧何守汉中,欲修北道,通关中,故名为通关势。” 《舆地纪胜

  • 西津镇

    五代王闽时置,属龙津县。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富屯溪、沙溪交会之口。宋属剑浦县。《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剑浦县有西津镇。明嘉靖《延平府志》卷4古迹:废四镇,“延平旧有四镇……南平县西四十里,沙县、顺昌二

  • 车家店

    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五十里车店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随州北有车家店。

  • 天全州

    清雍正八年(1730)改天全六番招讨司置,属雅州府。治所在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咸丰《天全州志》卷1:天全山“在治北四十里。州因此山名也”。1913年改为天全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天全六番招

  • 千佛场

    即今四川井研县南千佛镇。光绪《井研县志》卷4:千佛寺场在“县南二十里”。清乾隆间在场南盐井湾设盐课大使。附近有千佛岩摩岩造像。

  • 甘泉苑

    ①西汉长安苑囿。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地区。《三辅黄图》卷4载:“甘泉苑,武帝置,缘山谷行,至云阳三百八十一里,西入扶风,凡周围五百四十里。苑中起宫殿台阁百余所,有仙人观、石阙观、封峦观、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