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昌镇

永昌镇

①北宋置,属定平县。即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金改名大昌镇。

②即今浙江兰溪市西北四十三里永昌镇。《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永昌镇“有三河渡,为金、衢、徽、严四郡之要地。嘉靖间,矿贼窃发,设兵驻防于此”。


(1)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东南部、瓯江南岸。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城,人口 8000。明嘉靖中为防倭,曾建永昌堡,镇以堡得名。1936年分设联山、新城乡,1945年为前街、新城乡,1948年合并为永昌乡,均属永嘉县。1949年属温州市。1950年分设联山、永昌乡,1956年合并称永联乡,属永嘉县。1958年属温州市。1961年改名白水公社,1981年划属瓯海县。1983年改为白水乡。1987年改置镇。东部为滨海平原,西部为丘陵地。产稻、油菜籽、柑橘、茶叶。为浙江省工业卫星镇。有机械、阀门、皮革制品、制鞋、陶瓷等厂。西部建有多座水库。名胜有天柱寺风景区。古迹有明建抗倭古城永昌堡,清重建,故又名新城。(2)在浙江省富阳市西部,北界临安市。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昌,人口610。1956年合青何乡、昌岭乡、永何乡置永昌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置镇。永昌溪自北南流。产毛竹、茶叶、蚕茧。有造纸、服装、印刷、制鞋、皮革、食品、五金、化工等厂。新临公路经此。(3)在浙江省兰溪市西部。面积71.3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昌,人口 3700。即古三河戍。有三河渡,为金、衢、徽、严郡要地。明嘉靖年间设兵驻防。取“永远昌盛”意。民国时置镇,1956年废,1958年后改公社,1985年复置镇。盛产稻、油菜籽、乌桕籽。特产金丝琥珀蜜枣、金华火腿。有食品、化工、铸造、塑料、电器、服装、机械、橡胶等厂。商贸繁华。金千铁路、寿温公路经此。(4)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中部偏南。市、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8.8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昌,人口7.6万。自汉、晋以来历为永昌郡、永昌府治,因名。1940年置五城镇。1950年为城关区。1960年为城关镇。1987年更名龙泉镇,因龙泉(易罗池)得名。1991年更名永昌镇。地处保山坝子,水热条件较好。主产稻、小麦、蚕豆。特产小绿豆。有农机、电器修造、汽车修理、丝绸、棉织、针织、皮鞋、造纸、肥皂、印刷、五金制品、食品等厂。有定期航班通昆明,昆瑞公路过镇区。名胜古迹有玉皇阁、会真楼、武侯祠、易罗池等。每年有传统的“瑞阳花街”。(5)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昌堡,人口 1500。元至元九年(1272年)诸王只必铁木耳筑城,名永昌府,取意“永远昌盛”,至元十五年设永昌路。1949年设永昌区,1955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胡麻、甜菜、瓜果等。有磷肥、水泥、酿酒等厂。武双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平乐馆

    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汉上林苑中。《汉书·武帝纪》:“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即此。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为西汉上林苑内宫观之一。元封六年(前105年),京师民观角觝于此。

  • 义胜军

    ①唐中和三年(883)改浙江东道节度为义胜军节度,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以南部分。光启三年(887)改威胜军节度,乾宁初又改为镇东军节度。北宋初废。②唐方镇名

  • 舞阴郡

    北魏孝昌中置,属襄州。治所在舞阴县(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八里古城寨)。西魏属广州。隋开皇初废。十六国后秦姚兴置,治舞阴县(今河南泌阳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刘裕遣使求和于秦

  • 青镇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为避南宋光宗赵惇讳,青墩镇省称青镇。

  • 采穴口

    在今湖北松滋县东北三十六里采穴乡。《方舆纪要》 卷78松滋县 “大江” 条下: “旧有采穴一口,藉以分泄江流,元季湮废。…… (明) 隆庆初,议者谓县东五十里采穴口,当诸穴之首,在江南岸,原有故道自堤

  • 觉木宗

    又作觉莫、觉母、觉穆、足木宗、角木宗。治所在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足木。“觉木”,藏语意为神母。即“足木宗”。

  • 陇干县

    北宋元祐八年(1093)置,为德顺军治。治所即今宁夏隆德县。金为德顺州治。元废。古县名。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静宁县。属德顺军。金废,又升笼(即陇)竿城为陇干县,为德顺州治。

  • 牛心岭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牛心寺后。清光绪《峨眉山图说》:“广福寺一名慈云寺,乃前牛心寺别院也。寺后绿阴簇抱,蔽于天日,为牛心岭。”

  • 合江镇

    ①北宋置,属宣化县。在广西邕宁县西北五十里左右二江合流处。《元丰九域志》卷9邕州:宣化县有合江镇。《宋史·蛮夷传》: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军,“智高复趋邕州,夜焚城遁,由合江口入大理

  • 楚里塔哈山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七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0: 楚里塔哈山,“喀拉苏、特拉布觉克二水出焉,东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