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城县

永城县

①三国吴太平时分南城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黎川县北三里田东湾一带。隋开皇中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抚州。七年(624)废入南城县。

②东晋末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废。

③隋大业六年(610)置,属谯郡。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三里赵庄。唐武德五年(622)移治于马浦城(今永城县),属谯州。贞观十七年(643)属亳州。金兴定五年(1221)升为永州。元至元二年(1265)降为永城县,属归德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1)古县名。三国吴分南城县置,治今江西省黎川县北。属临川郡。隋开皇中废。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属抚州。七年又废。(2)古旧县名。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北,属谯郡。唐武德五年(622年)移治今市,属亳州。金兴定五年(1221年)升为永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复降为永城县,属归德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归德州,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复属归德府。清因袭不改。1945年为纪念彭雪枫将军,改名雪枫县。1949年复名永城县。1949年曾改属皖北行政区,1952年属河南省。1996年改设永城市。


猜你喜欢

  • 下牢谿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过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兢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

  • 牛耳山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54耀州:牛耳山“以两山东西分,若牛耳也”。

  • 中兴府

    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改兴庆府置,为国都。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老城。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置宁夏路。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年)改兴庆府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1020年赵德明从西平府迁

  • 商河

    在今山东境内。《水经· 河水》: 河水“又东北,过杨虚县东,商河出焉”。郦道元注:“商河首受河水……北径平原县东,又径安德县故城南,又东北径平昌县故城南,……商河又东北径富平县故城北……东流注于海。”

  • 泸沽檄

    大理国泸沽县。即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 “泸沽县曰泸沽檄,汉语水交流处。唐移嶲州于台登即此地。”

  • 大石寨

    在今山西应县东南约三十里大石口村。《宋史·地理志》:代州繁畤县有大石寨。即此。即今山西省应县东南大石口。《宋史·地理志》:代州繁畤“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冶、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寨”,即此。金

  • 中宁县

    1933年析中卫县置,属宁夏省。治所在宁安堡(今宁夏中宁县)。取中卫县和宁安堡各一字为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西岸。属中卫市。面积2956平方千米。人口40.8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城

  • 射箭河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68昭化县: 射箭河 “在县西三十里。或云清水江之支流也。水流湍急,舟行如箭,因名。下流入于嘉陵江”。

  • 火发岭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火发岭在府东北三十里。两山夹峙,形势崇绝。”

  • 兔儿山

    又名吐儿山、犊儿山。在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北霍林河 (呼林河) 河源处。《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兔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