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昂曲宗
清置,属驻藏大臣。治所在今西藏察隅县西北。宣统三年 (1911) 改设桑昂委员,属四川省。1912年改置科麦县。后复改桑昂曲宗。1960年改设桑昂曲县,驻吉公。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城西北科麦。1960年撤销,改置桑昂曲县。
清置,属驻藏大臣。治所在今西藏察隅县西北。宣统三年 (1911) 改设桑昂委员,属四川省。1912年改置科麦县。后复改桑昂曲宗。1960年改设桑昂曲县,驻吉公。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城西北科麦。1960年撤销,改置桑昂曲县。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清光绪《合州志》卷4:十二洞硚“距城七十里”。
指今湖北枝江县南之松滋河。旧为长江别支。《汉书·地理志》 南郡枝江县:“故罗国。江沱出西,东入江。”颜师古注:“沱即江别出者也。”古水名。又作沱、沱水。《尚书·禹贡》分别列属梁州、荆州。梁州江沱,据《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之乌力吉沐沦河。《元史·特薛禅传》:太祖成吉思汗谕按陈弟大忽曰:“哈老温迤东,涂河、潢河之间,火忽赤纳庆州之地,与亦乞列思为邻,汝则居之。”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境内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改宜君护军置,属北地郡。治所即今陕西耀县。西魏大统五年(539) 迁至今铜川市西北玉华南四里,为宜君郡治。隋开皇三年 (583) 郡废,县属雍州。大业初属京兆郡。唐武德七
明南京城门名。在清凉门西北。因面临秦淮河而得名。即今江苏南京城西北定淮门。20世纪50年代城门被拆除。
即于都斤山,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隋书· 突厥传》: 摄罗 “号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一号沙钵略。治都斤山”。《新唐书·突厥传》: “突厥阿史那氏,盖古匈奴北部也。……可汗建廷都斤山,牙门树金狼
在今天津市汉沽区,位于蓟运河东岸。清属宁河县,有把总驻此。1949年解放后析置汉沽镇(县级)。1954年改设汉沽市。1962年撤销汉沽市,改设汉沽区,划归天津市管辖。旧镇名。1949年改汉沽特区置(县
即空卡山。在今四川金川县东南。清乾隆《金川琐记》卷2: 控卡山 “绝顶为崇化、懋功两屯分界处,高出云表,虽盛夏积雪逾尺,午后率多大风,人马不能行立,必择五鼓或黎明时过之”。此山旧为大小金川两土司界山,
即今四川芦山县东芦山河,为青衣江上源东支。《元和志》 卷32卢山县: 罗带水 “经县东五十步”。
清置,属礼县。即今甘肃礼县北三十里崖城乡。在海南省三亚市西部。面积502平方千米。人口7.2万。镇人民政府驻崖城,人口2630。古称崖州,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置临振县,隋大业六年(610年)置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