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柳树镇

柳树镇

即今四川射洪县南柳树镇。清光绪 《射洪县志》 卷2: 柳树镇在 “县南八十里”。


(1)在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东南部。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柳,人口2万。清初有人迁入时,因家东部有两棵大柳树而得名柳树。1956年设乡,1959年改营郊公社柳树管理区。1961年设柳树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置镇。主产稻、蔬菜、水果等。养殖业发达。有服装、金属加工、建材、机械、化工等厂。沈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经此。(2)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南部。面积654.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柳树村,人口 2250。1947年设柳树河子区,1949年改第四区。1956年改柳树乡,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乡,1995年改镇。主产玉米、大豆,并产人参、鹿茸、木耳等。有制药、橡胶、机修等厂。图佳铁路经此,公路接201国道。(3)在四川省射洪县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柳树,人口4.8万。明崇祯年间兴市。以驻地柳树沱得名。1950年为柳树乡,1958年为柳树公社,1981年复为柳树乡。1985年柳树、通泉二乡合并置柳树镇。1992年文风乡并入。有石油、天然气矿。有采油、罐头、酿造、纸箱、沙砖等业。沱牌曲酒厂驻此。为农副产品交易地。绵璧公路经此。涪江通航运。(4)在陕西省西乡县中西部。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柳树店,人口 1200。相传古代在河岸柳树下开店,故名。1965年设柳树公社,1984年设乡。1996年与丰东乡合并设柳树镇。主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盛产茶叶、枳壳。有食品、木器、水泥预制、粮食加工等厂。有公路通县城。清嘉庆二年(1797年)白莲教起义军王聪儿驻此。


猜你喜欢

  • 金棱 (稜) 河

    即今云南昆明市东之金汁河。《方舆纪要》 卷114昆明县: 金棱河 “在府治东十里。俗名金汁。引盘龙江水,由金马山麓流经春登里,灌溉东乡之田,为利甚广。蒙段时,堤上多种黄花,名绕道金棱,元赛典赤瞻思丁复

  • 慈云 (雲) 岭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 《淳祐临安志》 卷9: 慈云岭 “于诸山岭中最为崷崪”。五代后唐同光二年 (924),钱镠开慈云岭,建四关城宇,即此。南坡有五代时石刻造像。

  • ?源湖

    即今湖北阳新县北与大冶市交界处之大冶湖。《方舆纪要》卷76兴国州“海口湖”条下:“��源湖在州西北七十里,武昌、大冶二县山谿之水汇流于此,入大江。”

  • 京奉铁路

    即关内外铁路。自北京至辽宁沈阳。因当时辽宁名奉天,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关内外铁路改称京奉铁路。“京沈铁路”的旧称。

  • 碣石宫

    在今北京城西南。《史记·孟子列传》:驺衍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室,身亲往师之”。《正义》: “碣石宫在幽州西三十里宁台之东。”战国燕筑。在今北京市城区西。邹衍如燕,昭王筑碣

  • 华县

    ①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东汉并入费县。西晋复置,属琅邪国。后废。②1913年改华州置,属陕西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华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龙口

  • 蔚州城

    又名屈顿城。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42平遥县: 蔚州城 “后魏末侨置蔚州,迁蔚州民居此。后周废。《城冢记》谓之屈顿城。昔汉武帝于汾隄侧屈曲为顿,后因汾水泛溢废坏。后魏于其地侨置蔚

  • 痴戛

    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即小江) 北侧。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见硕色 《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 及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 西宁州

    ①北周天和五年(570)改严州置,治所在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越西、冕宁、德昌等县地。寻复为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复为西宁州。十八年(598)改为嶲州。②唐武德七年(624

  • 桃花源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三十里桃源山。相传即晋陶潜所记桃花源。在湖南省桃源县城西南15千米水溪附近。面临沅水,背倚群山,苍松翠竹,风景优美。相传因东晋诗人陶潜所写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而得名。自唐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