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门山

松门山

①在今浙江温岭市东。本为海岛,后因泥沙淤积始与陆连。《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松门山“在黄岩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按: 王羲之 《游西郡记》云: 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岛屿皆生松,故曰松门”。《方舆纪要》 卷92太平县: 松门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海中,亦曰松门岛,松门卫以此名”。

②俗名崑峣山。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修水入鄱阳湖口南岸。《太平御览》 卷48引 《豫章图经》:“松门山者,以其山多松,遂以为名。北临大江及彭蠡湖。山上有石镜,光明照人。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 诗云: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是也。”

③在今江西都昌县南。《方舆纪要》 卷84都昌县: 松门山在 “县南二十里。俗呼岧峣山,明初陈友谅围南昌,太祖帅舟师赴救,自松门入鄱阳湖,战于康郎山是也”。


(1)古岛屿名。又名松门屿。在今浙江省温岭市东南。隋属永嘉郡。南宋属温岭县。元属台州路。明属台州府。清因之。今已与陆地相连。(2)古山名。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东北修水入鄱阳湖口南岸。山有石镜,光亮照人。南朝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曰:“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即此。


猜你喜欢

  • 阿巴和加麻札[墓]

    俗称和卓坟。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北十里。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是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阿巴和加的陵墓。后迭经改建、扩建,规模宏大。祠内埋葬着阿巴和加一家五代共七十二人,坟墓层叠环列。墓祠全部用

  • 洛阳县

    ①秦庄襄王元年 (前249) 置,为三川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西汉为河南郡治。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建都于此,并为河南尹治。东魏、北齐、北周为洛州洛阳郡治。隋初为洛州治。大业初

  • 七贤店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十四里七贤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临朐县东南有七贤店铺。

  • 棠魔部

    唐南诏的部名,属通海都督。在今越南莱州一带。南诏置,治今越南莱州附近,属通海都督府。

  • 青台 (臺) 城

    即今河南社旗县南二十六里青台镇。《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817) 讨吴元济,“李愬遣方城镇遏使李荣宗击淮西青台城。拔之”。即此。

  • 冷地峪寨

    在今甘肃岷县西五十五里冷地口。《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曹家寨”条下:“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

  • 冕宁县

    清雍正六年 (1728) 改宁番卫置,属宁远府。治所即今四川冕宁县。取冕山与宁番卫各 一字为名。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西南部。属凉山

  • 哈喇卜兰河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方舆纪要》 卷65: 哈喇卜兰河 “在撒马儿罕城东,河浅阔而北流”。

  • 龙兴县

    唐神龙元年(705)改中兴县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元年(1086)复置,宣和二年(1120)改为宝丰县。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中兴县置,治今河南省宝

  • 零陵县

    ①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属零陵郡。南朝宋属零陵国。南齐复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②南齐改迁陵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梁复名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