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川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南平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境。八年 (634) 属霸州,十三年 (639) 废。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南平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境。八年 (634) 属霸州,十三年 (639) 废。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南枣林庄。《元史·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上都兵也先帖木儿军破通州,燕铁木儿与 “战于檀子山之枣林”;又 《顺帝纪八》: 至正十八年 (1358),毛贵攻漷州,“至
春秋时杞邑。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四十里。《春秋》: 隐公四年 (前719),“莒人伐杞,取牟、娄”。杜注: “牟、娄,杞邑。城阳诸县东北有娄乡。”
即今福建政和县西长城。平原广衍,明知县车鸣尝议移县治于此。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东旧资圣院。《宋史·文彦博传》: 彦博在洛 “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用白居易九老会故事,置酒赋诗相乐,序齿不序官,为堂,绘像其中,谓之 ‘洛阳耆英会’”。即在此。
一作普尔塔齐。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乌苏县西普尔塔。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0库尔喀喇乌苏厅:“城西七十里布尔噶齐驿,注:布尔噶齐,准语谓伏流之水,旋出地上汇成大泽也。”
①俗呼大湖江。即今江西赣县北湖江乡。清时有巡检驻防。②即今福建闽侯县北大湖乡。清时侯官县丞驻此。民国置县佐。(1)在福建省永安市北部、益溪两岸。面积248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湖,人口
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南,南接浙江淳安县界。宋淳熙《新安志》卷4休宁县《山阜》:白际山“在县南八十五里。高五十二仞,周八里,东连歙县及严州遂安界”。《清一统志·徽州府一》:白际山“在休宁县东南八十五里。脉从
①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石河。《清一统志·锦州府一》:石子河“在宁远州西南一百三十三里。源出边外, 自高台堡门西入边,绕旧前屯卫城西入海”。②一名石泉河。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北
十六国后凉吕光置,治所在白土县(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以金城河、赐支河、湟河而名。后废。十六国南凉置,治白土县(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辖境约当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北魏废。
即今云南剑川县西南弥沙镇。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清一统志 ·丽江府》: 弥沙井 “在剑川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有盐课大使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