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艾山
在今山东胶南市西。《水经·胶水注》:拒艾水“出(黔陬)县西南拒艾山”。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7谓即铁橛山。一说即艾山。
在今山东胶南市西。《水经·胶水注》:拒艾水“出(黔陬)县西南拒艾山”。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7谓即铁橛山。一说即艾山。
在今蒙古国西南车车尔勒格东南一带。《元史·太宗纪》:六年(1234)“夏五月,帝在达兰达葩之地,大会诸王百僚”。
即今浙江兰溪市东六洞山。《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 洞岩山在 “县东二十里。一名灵洞山。高百余丈,灵洞凡六,而著者三”。今为游览风景区。
蒙古至元六年(1269)置,属东京总管府。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市)。辖境相当鸭绿江中、下游流域。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东宁路。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置,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元至元十三年
即今吉林九台市。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西北“一百六十里头道沟屯,又九台边屯”。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永吉县:“下九台为吉长路线主要驿站。”1932年于此置九台县。1988年改设九台市
清置,属昆山县。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
即今四川巴中市南鼎山镇。川陕革命根据地长胜县曾迁治于此。
①又名孤山。即望都山。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元和志》 卷 18唐县: “孤山,盖都山也。”②亦作乌都山。即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都山。《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一年 (733),“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与
唐西域护时犍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席巴尔甘南。龙朔初为奇沙州都督府治所。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本名育王山。民国《西湖新志》卷3:“吴越王迎明州(今浙江宁波市)阿育王塔,置于城南”,故名。清改建为玉皇宫(即福星观),始称玉皇山。
金置,属阳谷县。即今山东阳谷县北五十里定水镇。(1)在山东省阳谷县西北部、羊角河左岸。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定水镇,人口 7600。定水镇村北临北坡大洼。村南地势较高,河水每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