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康陵

康陵

①西汉平帝刘衎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大王村附近。《汉书· 平帝纪》: 元始五年(公元5),“葬康陵”。臣瓒注曰: “在长安北六十里。”

②东汉殇帝刘隆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安帝纪》: 延平元年 (106) “葬孝殇皇帝于康陵”。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曰: “去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四十八里。”

③南汉高祖刘䶮墓。 在今广东广州市河南官洲北亭。《南汉书·高祖纪》 载: “葬兴王府城东二十里北亭。熔铁锢其外,使不可启。谥天皇大帝,庙号高祖,陵曰康陵。” 《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刘王墓“在郡东北二十里,漫山皆荔枝树,龟趺石兽历历具存。昔有发其墓者,其中皆铁铸之”。

④明武宗朱厚照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金岭山东。明十三陵之一,在泰陵西南二里金仙山 下。


猜你喜欢

  • 东莞千户所

    明置,属南海卫。治所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东莞守御千户所“在(东莞)县南东莞县旧城内。洪武二十七年置,有砖城,周三里有奇。环城为池,一名南头城,备倭指挥亦驻于此”。明洪武

  • 焦庄户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四十四里焦庄户村,属龙湾屯乡。焦庄户地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荣获 “人民第一堡垒”、“英雄山村” 光荣称号。现已修葺为焦庄户地道战纪念馆。

  • 马鸣阁道

    亦名马鸣关、马头寨。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晃与夏侯渊拒刘备于阴平。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

  • 杉洋镇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杉洋。《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古田县:杉洋镇在“县东四十里。有巡司,洪武十二年(1379)建。《志》云,杉洋地出银坑,多矿盗,旧设捕盗馆并郡司马分驻于此”。在福建省古田县东部、龙舞溪两

  • 又作刚。战国齐地,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镇。《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客卿竈攻齐,取刚、寿,予穰侯”。古邑名。又作刚。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范雎谓秦昭王曰:“夫穰

  • 大榄村

    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北。明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后移治小榄村(今小榄镇),改名香山巡司。

  • 江宁县

    西晋太康二年(281)改临江县置, 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镇。《寰宇记》卷90引《舆地志》云:“以江外无事宁静”,故名。隋开皇十年(590)移治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唐武德三年(6

  • 十二营长官司

    元置十二营寨, 明洪武十九年(1386)改置十二营长官司,属安顺州。治所在今贵州普定县东十六里十二营。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废。元为十二营寨,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长官司,在今贵州省普定县东

  • 通川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城县置,为通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寰宇记》 卷137通川县: “以地带四达,故曰通川。” 大业初为通川郡治。唐武德初复为通州治,天宝初为通川郡治,乾元初为通州治。

  • 水洛县

    金升水洛城置,属德顺州。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元初省入陇干县。古县名。金升水洛城置。治今甘肃省庄浪县。属德顺州。元废入陇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