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康乐县

康乐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阳乐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四十里罗城乡。隋废。《寰宇记》 卷109袁州万载县: 康乐故城 “宋武帝封临川内史谢灵运为康乐侯,以侯就第即此地也。其城周回山水,谢公无日不宴游。有谢公书堂,石砚犹存”。

②金升康乐砦置,属临洮府。治所在今甘肃康乐县西北康乐乡。元废。

③1940年改康乐设治局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康乐县。


(1)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以阳乐县改名,治今江西省万载县东北。属豫章郡。隋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中部、洮河支流三岔河流域。属临夏回族自治州。面积1361平方千米。人口24.2万,有汉、回、东乡、藏等民族。辖2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附城镇。唐天宝三载(744年)置安乐县,属兰州。乾元三年(760年)改为长乐县。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置康乐寨。金皇统二年(1142年)升康乐县,属临洮府。元废县。1932年析临洮县设洮西设置局,次年改康乐设置局。1940年改为康乐县。1949年属临夏分区。1950年属临夏专区。1956年属临夏回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和政县,1961年恢复康乐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缘,三岔河及其支流苏集河、胭脂河、流川河流贯。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青稞、蚕豆、油菜籽、当归、党参、生地等。林、牧业亦盛。工业有农机、印刷、水泥、化肥等。临蒿、康冶、康广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莲花山、边家林、王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莳竹县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属邵州。治所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莳竹村。崇宁四年 (1105)废。古县名。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治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属邵州。崇宁四年(1105年)废。

  • 周口店支线

    从今北京市西南琉璃河站 (今属房山区) 向西北至周口店。长15.2公里。为卢汉铁路支线。清光绪十八年 (1892) 动工修筑,次年建成。

  • 暖池塘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暖池塘乡。民国 《锦西县志》 卷1: 暖池塘镇 “西北有暖泉,故名”。

  • 沙田埠

    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沙田。明嘉靖《袁州府志》卷2宜春县:“沙田(市),县西薦外。”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宜春县西南有沙田铺。

  • 杨柳湾

    即今湖北英山县东北二十八里杨柳湾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1: 同治三年(1864)九月,“陈大喜等窜英山以东芭茅街、杨柳湾诸处”。

  • 中吴

    ①江苏旧苏州府的别称。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即记载苏州的风土、人物。②江苏镇江府的别称。明周祁《名义考》:“润州,中吴也。”镇江府在隋唐时为润州。(1)江苏省旧苏州府的别称。宋龚明之著《中吴纪闻》,即

  • 绵溪水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之昌源河。《方舆纪要》卷28歙县: 绵溪水 “在县东南五十里。源出绩溪县佛沦岭,下流入新安江。亦有灌溉之利”。《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绵溪水 “东南流,径歙县东南五十里,达深渡,入新

  • 圣姆泉

    亦作圣姥泉。在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唐峡内。南宋陆游《入蜀记》:“发大溪口入瞿唐峡。……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 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清一统志·夔州府一》:圣姆泉“在奉节县东”。

  • 扎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

    清代外蒙古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十九旗,会盟于扎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今蒙古国阿尔泰山之左),故名。

  • 渔洋关

    即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东七十六里渔洋关镇。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