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郁县
西汉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凌云县东南。东汉末废。南朝宋复置,属晋兴郡。南齐以后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西南一带。属郁林郡。东汉末废。
西汉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凌云县东南。东汉末废。南朝宋复置,属晋兴郡。南齐以后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西南一带。属郁林郡。东汉末废。
①隋置,属蒲台县。即今山东利津县治。金明昌三年(1192)于此置利津县。②北宋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二十六里南城村东南二里土岗上。高出地面3米左右,俗称 “点军台”。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6米。1951年和198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博物馆先后在此发掘。文化层可
即乌秅国。北魏时西域国。都城在乌秅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魏书·西域传》:权於摩国“故乌秅国也。其王居乌秅城”。
一作勒且岭。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东晋义熙十一年 (415),乞伏炽磐 “遣将王衡、折斐、麹景等率骑一万据勒姐岭,蒙逊且战且前,大破之”。即此。古山名。又称勒且岭。在今青海省乐都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南部纳加帕蒂南;或以为在今印度东部马苏利帕特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沙里八丹国,居古里佛山之后,其地沃衍,田少俗美,气候微暖。”明《郑和航海图》有沙里八丹。
清末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漠河乡。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黑河所属卡伦: “漠河,距巴尔戈力卡伦一百十二里,距漠河口有金矿处十余里。”1917年于此置漠河县。
①北魏正始三年 (506) 置,在今陕西略阳县。后为东益州、武兴郡、武兴县治于此。②土名多耐站。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巴彦查干乡太和村。旧属泰来县,清季拟设武兴厅于此。民国有佐治局。古镇
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花桥以西,澜沧江东岸。从汉至清皆称博南山。《续汉书 · 西南夷传》: 永平十二年 (69),于哀牢地置永昌郡,“始通博南,度仓水,行者苦之”。《华阳国志· 南中志》: “孝武时,通博
南齐置,属马门郡。治所疑在今广西博白县境。后废。
在今河南兰考县西北铜瓦厢北。为黄河津渡处。《清史稿·地理志》 开封府兰封:“咸丰五年决铜瓦厢,改东北径龙门口入直隶长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