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遥县

平遥县

北魏改平陶县置,属西河郡。治所即今山西平遥县。《元和志》卷13汾州平遥县称,“魏以太武帝名焘,改平陶为平遥”。隋属西河郡。唐属汾州。元初属太原府,至元二年(1265)复属汾州。明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属晋中市。面积 1260 平方千米。人口48.5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平陶镇。西汉置京陵县,属太原郡。东汉、魏、晋因之。北魏因避太武帝拓跋焘之讳,改平陶为平遥,自今文水县西南移治今县。属太原郡,同时废京陵县入平遥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县属介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汾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年)改属汾州。五代、宋、金因之。蒙古初属太原路,至元二年(1265年)还属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属汾州府。清仍之。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37年属太岳区。1941年析置铁北(亦名平介)、铁南二县。1948年复并为平遥县,并改为市。1949年废市为县,属榆次专区。1958年属晋中专区。1967年属晋中地区。1999年属晋中市。地处晋中盆地西南部。汾河、惠济河、柳根河、樱涧河、昌源河、官沟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薯类、棉花、油料作物为主。特产“平遥牛肉”。矿产有煤、铁、锰、石膏、耐火黏土、石灰石、铝土、白云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机械、建材、轻纺、食品、火柴等。同蒲铁路和108国道、汾屯公路经过县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平遥古城、双林寺、镇国寺文庙大成殿、清灵观等,其中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 云岩卧佛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板桥镇西北。《明一统志》卷87永昌府:卧佛山“在府城西北二十里。昔人因岩石凿为卧佛”。《清一统志·永昌府》:云岩山“在保山县西北二十五里。《明统志》:山高百丈,盘回三里许。岩深处一横

  • 大峰山

    ①即今福建平和县西南大峰山。《方舆纪要》卷99平和县“三平山”条下:“又大峰山,亦在县东南,县之镇山也。一名大峰崎山。高峻巉岩,石峰凡十有七, 自山麓至巅,可五十余里。登陟一望,远近城邑悉在目前。商舶

  • 广元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利州置,属四川行中书省。治所在绵谷县(今四川广元市)。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4广元县:“碑云:在《易》曰广大配天地,在《春秋》谓一为元, 以示张大之意。”辖境相当今四川梓

  • 东平原郡

    ①北魏改平原郡为东平原郡,治所在梁邹城(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高青等县地。北齐并入广川郡(改名东平原郡)。②北齐改广川郡置,治所在武强县(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

  • 顾水埠

    又名古水。即今广东广宁县西北古水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广宁县西北有顾水埠。

  • 梳头山

    在今云南临沧县西南。《清一统志·顺宁府》: 梳头山 “在缅宁西南。高六十里”。

  • 僰治县

    即僰道县。在今四川宜宾市。《水经·江水注》: “汉武帝感司马相如之言,使县令南通僰道,费功无成,唐蒙乃凿石开阁,以通南中。王莽更曰僰治。”

  • 敬安集

    即今江苏沛县南六十里敬安镇。民国 《铜山县志》 卷10: 敬安集在 “城西北七十五里。咸丰九年建”。

  • 蓝桥镇

    唐置,属蓝田县。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桥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引 《蓝田县志》: “世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

  • 落腰山

    在今四川德昌县南境。《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落腰山 “在司治南二百六十里。东西高而中凹,蛮人因呼为落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