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宛县

宛县

秦置,为南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西晋为南阳国治。南朝宋为南阳郡治。北周与上陌县合并改为上宛县。


古县名。秦昭襄王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战国时为楚著名产铁地。秦以后历为南阳郡治所。汉于此置铁官、工官。新莽末,刘秀起兵于此;绿林军所立更始政权,亦曾在此建都。


猜你喜欢

  • 红城渠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63高台所:红城渠在“所西北三十五里”。

  • 碣石

    ①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仙台山。《尚书·禹贡》: “夹右碣石入于河。” 秦始皇、汉武帝皆曾东巡至此登临观海。东汉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用兵乌桓过此,作 《观沧海》 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临戎县

    ①西汉置,属朔方郡。治所在今内蒙古磴口县北布隆淖乡西南五里古城。东汉为朔方郡治。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东北径三封县故城东,汉武帝元狩三年置。《十三州志》 曰: 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

  • 下歇武

    清末、民国间由上歇武族分出,驻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南。

  • 蜀郡

    周赧王元年 (前314) 秦惠王置,治所在成都县 (今四川成都市)。《元和志》 卷31成都府: “以蜀山以为郡名。” 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彭县、洪雅以西,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

  • 新亭

    ①又名中兴亭。三国吴筑,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三十五里。地近江滨,依山为城垒,为军事和交通要地。东晋时,为诸朝士游宴之所。《晋书· 王导传》: “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 《南史· 宋纪

  • 小董村

    一名小董镇。即今河南武陟县西三十一里小董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小董村。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北小董镇。明洪武五年(1372年)于此置沿海巡检司。

  • 梁安郡

    ①南朝梁天监中分晋安郡置,属扬州。治所在晋安县 (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九龙江、木兰溪三流域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地。陈天嘉五年 (564) 改名南安郡。梁、陈时为对南海交通的

  • 南渑池县

    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弘农郡。治所在蠡城 (今河南洛宁县西二里王范回族镇)。东魏属金门郡。北周改为昌洛县。②东魏兴和中侨置,属宜阳侨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古县名。北魏太和十

  • 小灵河

    即今辽宁西部小凌河。《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有小灵河。元改小灵河为小凌河。